铁基催化剂催化煤焦加氢气化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制甲烷可以弥补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方式。煤直接加氢气化制甲烷因为热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经济等优点,被广泛的研究。催化剂的使用使煤加氢气化所需要的苛刻条件变得更加温和。本论文主要考察了复合催化剂Fe-Co-Ca、Fe的分散程度、Fe-Ca的演变过程对煤焦催化加氢气化的影响。通过XRD、拉曼、FT-IR、TEM和BET、H2-TPR等表征方法对煤焦和催化剂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的结论:(1)Co催化剂负载到煤/焦上用于加氢气化(CCHG)被证明是非常有催化活性的,但是Co的价格昂贵。如果用Fe部分替代Co催化剂,达到和Co催化剂一样催化效果,可达到降低催化剂成本的目的。考察了不同比例Co-Fe-Ca催化剂对加氢气化过程中的CH4收率和CH4生成速率的影响。通过对最佳负载1.0Co-0.5Fe-1.5Ca催化剂煤焦进行分段研究,利用XRD、TEM和拉曼研究了催化剂和煤焦的性能。结果表明,用Fe部分取代Co是可行的,在1.0Co-0.5Fe-1.5Ca催化剂存在下,甲烷产率达到71.96%,和负载1.5Co-1.5Ca催化剂的煤焦甲烷产率(71.63%)相当。Co-Fe-Ca三元催化剂在加氢气化后未发现碳化物的形成,仅仅以金属还原态的形式存在,这可能是由于Co抑制Fe3C的形成,或Co促进了碳化铁加氢的快速转化。仅负载Fe-Ca的煤焦几乎不反应,Co-Fe-Ca共存时煤焦内部形成了孔洞结构且粗糙。催化剂的加入抑制了煤焦的石墨化过程和提高了煤焦的反应性。(2)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Fe催化剂在不同比表面积煤焦中分散程度对催化加氢气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RD、BET、H2-TPR、FT-IR、TEM、拉曼光谱对煤焦及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焦的反应活性位点和石墨化程度并非影响催化加氢气化反应的唯一因素,而催化剂的分散程度对加氢气化反应影响更大。煤焦的比表面积越大,Fe催化剂在煤焦表面分散更均匀,催化剂活性组分平均晶粒尺寸越小,并可以促进煤催化加氢气化中间相产物Fe3C的生成,甲烷收率越高。对于比表面较高的900-Char,在氢气压力为2MPa,温度为750℃,Fe负载量为5%时,催化加氢气化甲烷收率可达53%。在900-Char上考察了Fe催化剂的负载量对催化加氢气化的影响,甲烷的收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Fe负载量存在饱和值。(3)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煤焦催化加氢气化过程中Fe和Fe-Ca催化剂的演变。考察了Fe和Fe-Ca催化剂对CH4收率和CH4生成速率的影响。TEM、XRD、H2-TPR、拉曼等手段对催化剂和煤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CH4生成速率与Fe3C与Fe的峰强度比值的关系,确定了反应速率的确定步骤和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a在煤焦催化加氢气化中的作用不仅是铁族金属的分散和脱硫作用,而且有利于金属铁的还原和渗碳反应。对于Fe-Ca催化的情况,在加氢气化过程中发现VCH4与Fe3C与Fe的相对比例呈负相关。Fe3C比例越大,甲烷生成速率越慢。结果表明,碳化铁是一种稳定的催化加氢气化中间产物。碳化铁的消耗是甲烷生成速率的控制步骤。
其他文献
<正>社区是公共治理的最小单位,也是草 根民主之源。我国的社区建设已走过近十 年的历程,其促进社会稳定和基层民主的 成效明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格局下, 社区建设将承担
期刊
本文研究自主车队固定间距和固定时距策略之间的纵向切换控制问题.首先,通过考虑自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切换控制模型.然后根据响应时滞与传输时滞对参数的影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大学生目前英语口语能力差的现象做出了分析,同时对我校大学生&#39;英语寝室&#39;口语实践活动的作用及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传统的翻译教学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简言之,
中国书号管理制度变迁经历了中国统一书号管理时期、标准书号管理时期、新标准书号管理时期三个阶段。这种变化既受到国际出版业发展的影响,又保持着中国固有的制度惯性。书
20世纪不断增长的生产力和富足的物质生活逐渐控制了个体意识乃至族群思想、社会意志。这种控制力是一种"合理的局限性"。它左右了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消磨了人的自由意
基于有界实引理(BRL),使FIR滤波器逼近数字IIR滤波器问题变换为具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约束的凸次优化问题,提出了具H∞误差范数的IIR滤波器FIR逼近方法,数值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送别冬天、迎接春天到来的盛大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源于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 ,反映民族生存的地理风情 ,有的还带有一些宗教信仰色彩。了解民族的节日习俗是
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80年代前后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是原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衰落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新马克思热,被视为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新亮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