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基于电视媒体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娱乐新时代,而我国在文化开放和市场化转型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受众日趋居于主导地位,电视娱乐时代己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从城市受众的信息诉求出发提供信息,因此忽略了农村受众的信息诉求,然而电视节目必须满足不同受众的喜好尤其是满足在信息时代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受众。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以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电视节目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角度出发,考察对农电视节目和城乡受众之间的互动状况、互动模式以及互动效应。 本研究在探讨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中,引入了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交换、博弈概念,探讨城乡受众注意力资源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交换模式和城乡受众信息需求的博弈问题。 第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评述了相关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并阐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分别考察农村受众和城市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状况。描述和分析了农村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意愿、互动模式和互动效应;城市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意愿、互动模式和互动效应。归纳本研究的结论并指出:对农电视节目不可缺失;对农电视节目与农村受众之间的互动仍处于传媒主导阶段;城乡受众之间存在信息需求博弈且城市受众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部分,通过本研究所得结论引申出部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第五部分,针对建立对农电视节目与城乡受众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提出部分建议。
其他文献
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公证制度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其在预防纠纷、维护交易安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间接干预等方面发挥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龙舞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龙舞不仅在汉族地区盛行,在少数民族中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苗族。本文以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及相关文献
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资料,依微观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体角度考察和研究其主观特征及对信任的影响。   第一部分,评述相关研究状况;阐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在日本东北大学里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调查,试图来把握异国空间下的他们在争取身份认同,以及在熟人社会空间中的身分再次认同上所做的努力,在这个空间实践中,了
作为基层政府行政部门之一,基层环保部门需要对整个行政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进行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它们在得到很多支持的同时也会受到很多阻碍。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视阈之一。上世纪初,针对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许多仁人志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