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展示生物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熊果苷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美白制剂广泛添加于各类化妆品中,其生产方式主要靠酶催化合成,但酶合成有诸多不足。本课题尝试将表面展示系统与酶相结合,从本实验筛选出的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 BT-112)中扩增出能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葡糖基转移酶XgtA基因,与冰核蛋白Inak进行N端融合将葡糖基转移酶XgtA展示在细菌表面。将构建出的基因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后再通过SDS-PAGE分析,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正确表达,且为可溶性蛋白,再利用带有荧光标签的抗体与融合蛋白末端带有的组氨酸标签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证实了XgtA被展示在细胞表面。本课题对诱导条件进行初步优化,得到了最适诱导温度为15℃,诱导时间为24h,最适IPTG浓度为0.4mmol·L-1。由于对苯二酚存在底物抑制效应,所以本实验还从提高菌体自身耐受度着手,通过梯度平板筛选将能够耐受低浓度对苯二酚的菌株筛选出来,并接着利用点种法将初筛菌株进行复筛,最终得到了最大耐受浓度为4%(对苯二酚364mmol·L-1)的菌株。本课题将构建的重组菌BL21-P-I-X进行全细胞催化反应,初步确定了催化反应结束时间为72h,底物为麦芽糖,反应温度为25℃,pH值为7,对苯二酚与麦芽糖的摩尔比为1:10,且初始添加对苯二酚浓度为150mmol·L-1。在全细胞催化中人工添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和黄原胶均能减少对苯二酚对菌体的氧化作用,当添加抗坏血酸为5mmol·L-1时,α-熊果苷产量提高了43.4%;当添加黄原胶为0.1%时,α-熊果苷产量提高了53.4%。此外,本实验还以大孔树脂H103对对苯二酚进行固定化,以便高效利用对苯二酚,固定化后α-熊果苷产量提高了23.2%。本课题从解决对苯二酚毒副作用入手,对菌株筛选和保护,为之后的表面展示生产α-熊果苷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研讨了包装法规与标准课程的设置、完善及改革问题,提出要全面提高包装法规与标准课的教学质量,把它办成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优
从2006年第一部“疯狂系列”电影《疯狂的石头》以破竹之势突入国内院线市场开始,宁浩监制、新人导演执导的几部影片均获得票房、口碑的双丰收,宁浩已经从初出茅庐充满“迷影
提出了LMS自适应噪声抵消的方法来实现无刷直流电动机换向位置的检测,改进采用端电压检测确定换向位置的方法,使电机在低速运转下仍有效工作。完成计算机仿真和DSP实现方案。仿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国内矿业市场空间有限,国有企业必须走出去开拓广阔的国际
聚烯烃是食品包装广泛应用的一类塑材,抗氧剂又是聚烯烃塑材最常使用的一类添加剂,因此抗氧剂向食品的迁移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借助HPLC分析仪器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方法:确诊的84例寒湿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采用针药治疗方案,B组单一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处理、解决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是领导责权的最集中表现。领导者在必须“拍板”之际,决心下得正确不正确,及时不及时,坚决不坚决,更直接与问题处理的好坏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