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转向系统转向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转向系统是在现有转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转向系统,它已成为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也是汽车现代转向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能同时满足驾驶员对汽车转向系统在低速时的灵活性要求与高速时的稳定性要求。本文以动态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引申出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增益来确定动态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的途径。   首先对主动转向系统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主动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总结了主动转向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动态转向系统的转向原理、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着重研究了动态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谐波行星齿轮机构角度叠加的工作原理;对动态转向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其次,通过对动态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动态转向系统模型等;在等速圆周转向工况下,得出了驾驶员所期望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依据动态转向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动态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方向盘与转向柱、同步电机子模型。   然后,根据转向系统角传动比的定义引申出了动态转向系统的理想传动比的概念,并给出了在考虑车速和转向轮转角情况下,横摆角速度增益为定值的理想传动比计算公式;以某车型为例,设计了该车型的动态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曲面。   最后,对比研究了采用固定传动比与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的车辆在可变传动比、转向灵活性及转向稳定性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时,动态转向系统在减轻驾驶员负担、提高转向系统灵活性、增强稳定性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在高速时,动态转向系统降低了转向灵敏度,改善了转向系统灵活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但在车速较高或转向轮转角较大时,动态转向系统对于车辆稳定性的改善有限。   通过对动态转向特性的研究,为动态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的动态转向系统的评价准则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研究车辆运动学分析及其开展台架试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其他文献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同分异构体虽然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所占的篇幅较少,但却贯穿于高中有机化学的始终.有关同分异构体问题是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命题的
期刊
在初中教学中开设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开展美术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兴趣教学法是在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