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劳动分工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为了实现研究生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我国开办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一些不可忽略的矛盾性问题也逐渐出现,如培养模式学术倾向较为明显、师生比例不协调、研究生职业能力不高等等。作为培养过程的中心参与者,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能力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技能高超、综合素质优秀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它对导师队伍提出的相关要求和挑战,十分有必要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高校经验相对不足,我国“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尚处于从教师结构的“双师”过渡到教师个人素质的阶段。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师型”导师大多对行业前景了解较少,且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必须紧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出的高要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企业及导师个人的协作配合,对“双师型”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建设,使导师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与智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