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被引量 : 35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剧了本已存在的民族文化间及民族文化内部的冲突,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论,在总体认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基本方针、主要内容、根本任务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基本问题,以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实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中国,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要在文化建设上采取新的对策,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打破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分立,逐步走向三者的融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一过程并非始于现在。资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提供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推动了文明形式的更替,开启了文化发展的新领域。但资本文明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商品经济形态下,资本加剧了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形成了贫富两极分化,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是片面的。20世纪末,人们基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等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逐步从传统发展观转变到新的发展观,这使全球化在新的突破口上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全球化所包含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对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只是开始。文化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内在规律,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是沟通本民族全体成员的心灵纽带,其核心是主张本民族独立和尊严的爱国主义,从而强化着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开放性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了国际间的人才流动,拓宽了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推动了文化的共同发展。但也要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全球化时代文化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先导性作用,教育在综合国力构成诸要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维护民族独立和文化安全。第二部分: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能不分析近代中国文化的嬗变,这既是历史的起因,也是理论的起点。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传统文化的缺口,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文化的划时代转折。改良主义以及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震荡,促使中西方文化在冲突、撞击中交流融合。“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锋芒直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耕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到建设先进文化理论,是中国文化因应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从世界文化的大格局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以先进文化为主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全球化拓展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使中国科技教育更容易接近世界前沿;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造成震荡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的怀疑,也使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第三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形成巨大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为中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奠定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对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理论建设、理想与道德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为”、“双百”方针,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部分:全球化与当今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成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经济强国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按照自己的标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形成严峻挑战,削弱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突出表现在:政治多元化对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挑战,西方强势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侵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消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文化安全观,把反对文化霸权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目标;制定实旅正确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策略,减轻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力;大胆吸收西方文明精华,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加强文化安全立法,建立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进入的管理,使维护文化安全的工作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积极参与世界多样化文化建设,侧重建立相互安全关系,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第五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和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和飞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明确文化创新的实践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遵循文化创新的规律,从改革传统文化体制上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活力,从文化人才的培养上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发挥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新中的特殊作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要求文化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进步性;要求文化的发展面向世界,向人类优秀文化学习,具有世界性;要求文化的发展继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民族性。这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六部分: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实践动向摆到我国文化建设的面前。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事业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一般文化”发展的关系,坚持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提供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我国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消费需求变化来看,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有效供给的要求十分紧迫;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地需要看,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看,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从开拓市场的需要看,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实力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为此,我们要树立文化产业观念,推动文化产业体制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激励机制,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丰富创意的文化产业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
其他文献
<正> 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最近在人民银行全国分行长会议上的讲话中,谈了一年来银行工作的体会。 她说,根据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九八五年,中央银行和各专业
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天线的小型化技术和宽频带特性,且重点针对全向宽带超短波(VHF)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两种与主题相关的设计方案,注重面向工程应用。 对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就变成了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其中一些上市公司,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被戴帽,股票代码前加上ST或*ST的公司屡见不鲜,有些公司
随着我国反腐败运动的逐步深入和推进,进入调查程序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女官员也越来越多,女官员贪腐成为现阶段的热点问题,最近,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一份该院处理的女性职
政府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社会行为的示范者,其信用程度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中国入世的背景下,由于行政主体的自利性、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不创新,就死亡”。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产品是一个企业最终的有形产出,是企业创新的载体;关注新产品开发管理是全球化竞争和知识
对于深厚软土桥梁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以DK152工点处的土工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拟合分析得
Verhulst生物生长模型是一种统计型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针对原始Verhulst模型中把第一个数据点作为已知条件的理论依据不存在,可能导致预报精度较低问题,将前人改进Verhulst
在群星灿烂的当代文坛上,徐坤也许不是最为闪亮的一个,但却是颇为独特的“这一个”。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突起于文坛上的知名女作家,她的小说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大
角色动画是最近十年来计算机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媒体和数字娱乐等诸多领域。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消费级别的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