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尺度下热传导主动调控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进入纳米尺度,器件中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散热问题已经是阻碍元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探究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的传热性质以及寻求主动调控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多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热传导以及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如何主动调控黑磷纳米带的热传导,为使用微纳米材料时实现更高效率的热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搭建了飞秒激光瞬态热反射实验平台用以测量热学参数。在这一技术中,利用飞秒激光器发出的脉冲激光来研究不同材料之间的热传导,一束脉冲激光经过分束器被分成两束功率不同的激光,较强的一束激光经过调制之后聚焦在样品表面;较弱的一束激光经过延时位移台之后到达加热区域对样品表面温度进行探测,因为样品的表面温度与基底和界面将紧密相关,所以利用相关的热学模型可以测量出未知参数。为了研究材料调制对热传导的影响,制备了Al/SiO2、Au/SiO2和Al/GaN三组样品用来研究相同基底不同薄膜和相同薄膜不同基底这两种情况下热传导的情况。利用DMM模型很好的将界面热导、声子透射率以及热扩散率比值联系起来,初步解释了声子在界面处的活动,界面热导值越大,热扩散率比值也就越大,同时薄膜声子速度与基底声子速度之比会下降。为了研究界面调制对热传导的影响,在界面处加入了石墨烯后探究热量的传导。结果表明经过石墨烯调制之后界面热导下降了一半,这主要是由于石墨烯的介入会增加声子散射。通过对黑磷纳米带施加拉伸应变来对热传导进行主动调控。无论是在扶手椅型方向上还是在之字型方向上,黑磷纳米带拉伸之后热导率都会增大,相比较之字型方向而言,扶手椅型方向上的热导率变化率较大。对于施加同样的应变,扶手椅型方向上热导率的增速明显大于之字型方向上热导率的增速。拉伸应变会导致声子态密度以及平均自由程的变化,从而引起热导率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前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相关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逆变器研究已逐渐成为一项热门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逆变器广泛应用于交直流能
河北省作为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供应地,历来重视粮食的耕作种植,乡土情结很重。然而随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深,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乡村建设当中格外重要的道路工程,随着交通路网越铺越多,耕地逐渐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要求非农项目占用耕地的,需要补偿耕地。因此落实补充耕地的情况直接关系着珍贵土地资源利用,因此研究高速公路补充耕地工作,有利于保障
人才评价是高校选拔人才和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对高校资源整合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浅层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未能充分挖掘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的本质规律,评价精度不够高,难以满足高校实际工作要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高校人才评价模型,并针对深度置信网络(DBN)在训练过程中因随机初始化权值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和声搜索算法对
目的目前,我国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已经相距不远,同时,我们也发现,患者的早期诊断率确极大程度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国家,我国的结
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是按功能划分的独立式保护,这种独立式继电保护装置硬件配置重复、功能单一,只具有单点信息而不具有全局视角,是一种装置冗余而非功能冗余的结
现今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老龄化、慢性病催生了庞大的康复医疗市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日益增多,专业的护理人员越来越紧缺。康复机器人能够协助甚至替代康复治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勘工作一直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由于离社会生活较远,因而为社会了解较少。地勘类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地勘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地勘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勘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提供地勘服务、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具体承担者的地位和价值,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进一步凸显。当前,地勘行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对带有传统人事管理色彩的地勘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从理论和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等级提高以及电气化铁路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增加,导致高强度杂散电流漫游在土壤中,造成了变电站接地网金属遭受杂散电流的严重腐蚀。我国对杂散电流的研究和防
运动控制系统融合了多种学科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控制系统正向着高精度、高智能、开放式、网络化方向发展。Ether CAT总线技术在实时性、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同步性、兼容性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性能,并且支持多种以太网标准,有助于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多功能化和高同步性。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设备挂载能力、实时性、同步性等性能
人像抠图技术是一种识别图像中的人像区域,包括头部、半身和全身位置,并准确预测出人像与背景交界处之间的不透明度。大多数人像抠图工具依赖于用户交互来绘制三分图或涂抹图的方式来提供颜色样本信息去完成抠图,该过程是繁琐且耗时的。对于一些没有抠图处理知识的专业人士来说,完成一幅满意的抠图需要多次绘制三分图或笔画图,并且多数人像抠图工具无法处理前景与背景颜色对比度小的图像。而无需用户交互的人像分割是对人像的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