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部近郊区景观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城市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问题,大多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格局造成的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从而消弱了城市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研究景观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效应,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借助RS和GIS技术,以济南市重要的地下水直接补给区-济南南部近郊区为例,对南部近郊区1987、1995、2003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完成了景观制图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南部近郊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希望通过研究,对于南部近郊区景观格局的优化、该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供现实参考。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南部近郊区景观数据库的建立建立景观类型分类系统,确立遥感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GIS软件(主要使用Arc/GIS 8.1和Arcview 3.3),提取各景观要素并建立各景观类型的空间数据库,生成研究区三个时期的景观生态类型图。2.南部近郊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针对不同时期的景观图,利用Arcview 3.3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各时期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格局特征及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南部近郊区现状格局总体上以耕地为基质,城镇用地占一定比例,其他类型以小斑块镶嵌,水域和交通建设用地以东南-西北向的线性廊道贯穿全景的景观格局。研究区景观类型除城市用地外集中连片分布外,自然景观均破碎化比较严重,分离度大,连通性差,是以小斑块为主的景观格局。(2) 1987到2003年,研究区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有林地、水域持续减少;城市用地、农村居民点、工矿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持续增加;灌丛、疏林地、草地、园地略有波动,前三者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景观转变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水域等自然景观向城市、农村和独立工矿用地等人文景观的转变。并利用转移矩阵对各景观类型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3)区域整体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表现为:破碎化程度加重;多样性指数增加,景观异质化程度上升;蔓延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由1987年以耕地为优势景观、连接性好的景观格局逐渐向连接性较差的多种要素组成的密集格局演变。景观整体形状表现为1987-1995年趋于简单化;1995-2003年趋于复杂化。(4)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与城市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景观利用程度指数的变化与城市化水平指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在田纳西州金斯波特的荷兰伊士曼化工与荷兰的Helian聚合物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3D打印材料,该种3D打印材料是在Helian聚合物公司ColorFabb产品和伊士
到达时间差(TDOA)直方图分析是电子支援侦察雷达信号主分选的基础;相关信号分选算法的性能与TDOA直方图脉冲重复间隔(PRI)检测门限的设定密切相关。为揭示PRI检测门限与TDOA
油膜光学测量是研究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有效手段,不同运动形式下油膜的测量是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基于研华PCI1240运动控制卡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满足
本研究采集了淮河(安徽段)的蒙洼、邱家湖、塘垛湖及荆山湖行蓄洪区表层沉积物土壤。对土样中的重金属Pb、Hg、Zn、Cd、As五种元素进行了总量和BCR形态分析法提取,并对行蓄洪
为改进传统LSB信息隐藏算法的安全性和不可见性,提出了基于双m序列的LSB信息隐藏算法。利用两个m序列发生器不同时刻的状态来分别确定秘密信息嵌入位置的行值和列值,再进行LS
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2015年是中国标准化体系结构改革之年,也是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元年。早在2012年,协会就起草了《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如今国家标准化
经过对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和废水的富集培养、初筛、复筛,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利用丙烯腈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并降解丙烯腈生成丙烯酰胺的细菌。经形态观察和
毛泽东关于一定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的精辟论述,不仅高度概括了文化的本质,而且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发的诉讼频率、高额的赔偿金额、高昂的制度成本、有限的制度效果以及对医疗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美国政府改革医疗过失诉讼制度的主要成因
每逢过年过节人们自然少不了聚会应酬,大鱼大肉玲琅满目。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很多时候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最近几年每到节假日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便会急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