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文化相关论文
该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一、为什么需要一个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已经由国务院通过公布,准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论批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体育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探讨民族精神与体育精神......
张岱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本文以张岱年的文化观——“文化综合创新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方法论和......
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
1956年至1965年,中国学术界曾开展过两次激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表面上集中于道德遗产的继承问题。但深层触及到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民族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内在因素。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交流日益蜕变为文化输出,文化的功能日益膨胀,对社......
1.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基础。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文化的积淀,高层次的社会情感也是建......
早在1930年代,张岱年就认为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晚年时,他又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作了颇有启发性的重要思考.在他看来......
随着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应与时俱进,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为此中央多次召开哲学社......
传统道德教育是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
现在,有企业文化、村落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等之说,却很少见有人提到机关文化.其实,作为相对独立的人群的集合体,党政机关......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
2011年《北京档案史料》第4辑主要刊布了6组史料。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及“一五”末至“三五”计划期间文化事......
继《国家干部》发表14年之后,张平新作《重新生活》是在延续作家近距离观察社会现实、坚持为人民写作的传统之后的新突破。作家将......
重振国学与20世纪初的国学热一脉相承,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强国梦,本质上是把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放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中......
建同初期的识字运动是新中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崭新的社会语境里.实现了政治翻身的工农群众通过识字教育,从沉默无声,走......
【正】1989年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会筹备组事先发出通知,邀请我参加会议,并希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从哲学高度来探讨文化问题,这是张岱年文化思想的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中国文化转型发展问题提出精辟见解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王征国教授撰写的《三维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一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发行。本书选题意义重大,它不......
李大钊文化思想的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18年7月之前,是李大钊文化思想的早期阶段。李大钊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以进化论......
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中国社会的新兴阶级和阶层层出不穷,各社会群体的意识伴随着社会历史变迁的进程而不断觉醒,在中国特色社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文试图从儒家传统中某些消极层面去反思影响创新思维建立的历史文化因素.并希望引起我们对......
读书明智,读书悦心,读书怡情。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的工作生活才能有取用不尽的灵感之源,才能在这日益浮......
“国学热”是当前新文化建设中的一种新思潮。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回到孔子”和“发展孔子”的原则:一是要认真地学习,反复地对......
权利文化是以权利为本位的价值体系,它的生成与发展提升了政治文明,保障权利是政治文明的现实关切,肯定与尊重人的价值则是政治文......
刘晓波在《深圳青年报》上发表的《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一文,在谈到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时认为:“不打破传统,不象五四时那样彻......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先在前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正> 现在分析、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非常重要。前几年反传统成了时髦的口号,“全盘西化”思想猖獗,这种情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回顾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这段历史,认识到交流是文化更新的必要途径。同时针对近代中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组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一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
从1919—2009年,中国当代文化经历了90年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问题被提出,其在社会转型中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消亡与复......
<正>周扬与戏曲活动的关联,从组织指导秧歌剧运动、尤其是歌剧《白毛女》的延安时期就开始了。1948年,周扬被委派领导戏曲改革工作......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究竟如何建设、怎样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承德县文化馆一直以来都一如既往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但由于场馆小、人员少、特别是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使我们的演出流程......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溯源国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当前“国学热”产生的原因,树立现代学术的理念,提供科学......
在近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西文化之争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家所关注的焦点.五四以后,年轻的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