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的叙述策略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研究拉尔夫·艾里森作品《看不见的人》的叙述策略:聚焦,自由间接言语,和叙述接受者。展现了艾里森如何采用这些叙述策略来帮助发展小说的主题:无名主人公在追求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发展到觉悟。通过对小说叙述策略的分析,可以发现《看不见的人》是一部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
其他文献
帕尔莫在TowardaTheoryofCulturalLinguistics(1996)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语言学”这一语言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并将意象作为研究重点,对意象成分以及内在结构做了全面分析。意象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西班牙语裔(又称拉丁裔、西裔)人口持续增长,2003年超过非洲裔人口成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族裔,2010年达到美国全国人口的16.3%。对于西裔引发的“拉丁化”现象,以
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然而网络教学能否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听力,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为
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对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探讨其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