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览是一门囊括了好几个学科的综合产物,在展示设计的历史进程中,无论从先锋派运用开始,还是包豪斯时期,功能性的展示设计的出现,使各种展览活动应运而生,这也对如今的展览设计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叙事空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从传统宗教建筑到现代展馆,通过一批展品展示一段叙事或一个想法的方法不胜枚举,其中也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办法。做何选择在于你希望传达的概念或者所在时代的精神。什么能够真正支撑起展览的叙事,而展览中清晰的,具有层次感的叙事又是如何去强化参观者对展览的感知,两者的结合正是现代展览中的核心。从目前全球的策展趋势上看,展览的类型也分为了美术馆的专题展、国际巡回展、双年展等数种不同的类型。一个优秀的美术馆专题展,好的作品,好的展览叙事理念,好的展出空间,缺一不可。当双年展的概念打破了美术馆纯白空间展示,异军突起地成为如今展览类型上最受欢迎的一种展览方式,展览本身是否应该去推动一些事物,打破以往的一种稳定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把大家认可的东西再摆放出来。论文从叙事空间的理论原型出发,将叙事空间理论与展示空间设计之间做了学科的跨界,并运用此理论,通过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行为感知去分析和梳理如今的展示空间设计,对展示设计中展线,叙事的层次,技术的投入,展览辨识度,展览的视觉隐喻,空间节奏和参观者的互动七个标准进行分析,对目前国内的展览进行了技术、功能和形式上的梳理,将展览中的叙事与展示空间的设计紧密的结合,使展示媒介更确切更有层次的运用于展览的叙事之中,使参观者对展览的体验更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