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防护林健康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长江上游防护林重点建设区绵阳官司河流域为对象,以提高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防护林体系生态高效性为目标,围绕“农户生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景观格局--防护林结构--生态服务功能”这一主线,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空间格局变化规律,构建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提出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   (1)通过对官司河流域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户生计方式中影响和制约防护林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川中丘陵区农户生计与防护林生态建设协调途径。   (2)研究防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对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3)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防护林健康评价方法:   SHI=(∑n1i=1Piwi)W1+(∑n2j=1Siwi)W2+(∑n3k=1riwi)W3   (4)提出官司河流域适合发展以柏木为主的混交林,确定最优植被类型结构为:混交林为35.15%;生态经济林为14.58%;次生灌木为16.19%;针叶林纯林为11.92%;阔叶林纯林为11.64%;草本群落为10.52%。初步确定覆盖率在40%~50%之间,防护林能够达到最佳防护效益。   (5)利用SVS的Tree designer程序设计了马尾松的树形,根据林分总体的林木分布格局对马尾松林进行了可视化。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模拟Al-5.8Cu合金(2519A-T87铝合金)靶板在穿甲过程中的温度和最大剪切应力的分布及动态破坏过程,并结合打靶实验,为该铝合金靶材的抗弹性能
学位
面对日前持续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发展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的新能源材料和技术成果已经迫在眉睫。超级电容器,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静电电容器的新型储能器件,由于具有高
R-Co系二元化合物SmCo5、PrCo5具有优异的内禀磁性,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关于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粗晶SmCo5、PrCo5永磁体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全致密
学位
矿山开采及矿石冶炼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近年来突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铜陵是我国著名的铜文化发祥地,有着3000多年的采矿历史,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中含有重金属和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DOM是土壤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