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教师作为学术的主体,是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西方各著名高校,无一不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我国教师在大学中逐渐参与大学内部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世纪《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教师参与大学内部事务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大学一直实行党政领导体制,行政权力在大学占主导地位,教师在大学内部自主性受限,影响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治理理论引入我国大学内部,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教师在大学内部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研究受到重视。如何构建出一个模式,使教师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平衡大学内部的权力,为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提供指导,成为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文章共分六章,说明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交代了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对治理,大学治理,模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阐述了本文的两个理论基础:利益者相关者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它们与本文是切适的。第三章以我国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要途径或形式为依据,具体分析了我国现有的两个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模式:职代会与委员会相结合模式和教授委员会模式。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访谈来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导致我国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五章提出了改进我国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原则和建议,并且在其中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相关经验。最后为结论部分,为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的治理是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为主的,教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受到行政的制约,参与度还不够。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完善我国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模式,并提出根据大学的侧重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师参与内部治理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