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期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ibo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期化放疗与序贯化放治疗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为此期癌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方法:对生存资料完整的8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序贯化放组42例,新同期化放组44例。新同期化放疗组: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化疗+放疗”每周期化疗结束后即开始放疗,放疗20次后进行第二周期化疗,三维适形放疗,90%等剂量曲线给予190Gy/次,5次/周,DT:3800Gy/20次缩野,对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灶放疗至DT6080cGy/32次时,病灶完全消失继续放疗2~3次,如肿瘤未完全消失进行补充放疗,第三次设计,DT:760~1030cGy/4~7次。总剂量DT:6460~7410Gy/34~39次(中位剂量6650cGy),化疗后放疗中同步配合中药生物治疗。治疗后不常规进行巩固化疗,患者定期随诊,肿瘤志物CEA数值动态观察指导临床治疗,如CEA值升高,给予中药、生物治疗10天后检测CEA,如继续呈升高趋势,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新病灶,则进行全身化疗1~2周期。序贯化放疗组先化疗3~7周期,化疗后2~4周开始放疗,放疗方法与新同期化放疗组前二步基本相同,DT:5700~7030cGy/30~37次(中位剂量6340cGy)。   结果:(1)同期化放组首程和巩固明显少于序贯组,同期化放组首程化疗88周期(平均2周期),巩固化疗24周期(平均0.5周期),平均每个病人共化疗2.5周期;序贯组的首程化疗150周期(平均3.6周期)和巩固化疗66周期(平均1.6周期),平均每个病人共化疗5.2周期;(2)同期化放组首次治疗平均71天比序贯组的160天缩短89天;(3)新同期化放组肿瘤完全缓解率(CR)70.5%(31/44.)显著高于序贯化放疗组的47.6%(20/42)(P<0.05);(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与1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8%、49%和84%、35%,进展(复发或转移)率分别为45.5%、73.8%及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同期化放组毒副反应较序惯组没有明显增加(P>0.05)。   结论:新同期化放组化疗周期较序贯组化放组明显减少;首程治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不但能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而且降低复发或转移的发生率;未增加患者的毒性反应。为m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长期随访过程中,体重指数(BMI)的变化与尿蛋白消长之间的关系;以及BMI的变化与其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及老化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2)的表达并进行二者相关性研究,探讨VEGF和TFPI-2在胎盘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ppoma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HPV负荷量与宫颈癌的关系存在争论,其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是目前血管外科界有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保守治疗和瓣膜环缩术都存在着远期效果差的问题,自体带瓣膜静脉移植则存在着血管管径不合适、移植后局部
第一部分、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标准诊断方法仍然是基于细胞病理学的检查,通常情况下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只有5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结合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目标,指出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应该结合专业实际,搭建中外教育平台,立足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优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德语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是德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其定义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
目的:观察小鼠结肠癌细胞(C—26)中PPARγ的表达情况,以及CT—26细胞X线照射后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和PPARγ配体(Pioglitazone)对照射诱导的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
目的:研究Maspin和VEGF-C的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和临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卵巢癌(33例卵巢乳头状浆液性癌、7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目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腰段脊髓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腰段脊髓组织中蛋白质组的变化和差异表达,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