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安全科学技术的框架和部分内容已经被构筑起来,但是安全科学的实质内容却非常贫乏;安全学科在发展的同时,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也突显出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比较安全学研究可作为安全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比较安全学学科从2007年吴超教授提出概念至今,学科意义、内涵、体系框架等性质已初步确立,比较安全教育学、比较安全心理学等比较安全学分支已得到明确和研究,但其他学科基本属性,如学科特性、学科理论基础、学科研究内容及大部分学科分支等都未有明朗。基于此,论文对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属性与方法论及应用进行研究,尝试明确比较安全学的基本学科属性、充实比较安全学的学科体系框架、进行比较安全学的跨学科历时研究、构建比较安全学的特色方法论并选择比较安全伦理学的创立以及中外安全监管体制比较作为论文的应用实践部分,以期完善充实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内容,扩充其影响,为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添砖加瓦。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共七个章节,以比较方法、归纳演绎法、统计法、查阅文献法、描述研究法、结构分析法等为具体研究方法对比较安全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比较安全学学科属性确立、安全科学与关联学科的互渗关系研究、比较安全学特色方法论建设以及具体应用实例等,其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1)根据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内涵,确定了比较安全学的研究意义、对象、内容、方法、特性、走向等基本学科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较安全学学科概念进行了定义。(2)挖掘总结了比较安全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安全方法论等为理论基础,比较学、文献检索学、社会学等为学科基础,对比较安全学的多元化学科体系框架构建进行了补充。(3)探讨了安全科学与其他关联学科如哲学、艺术等的互渗关系,这种联系是深刻的、从古至今便有的,属于比较安全学的跨学科历时研究,体现了比较安全学研究的跨学科、跨时间特性。(4)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比较安全学的特色学科方法论进行了建设:确定了比较安全学的哲学层中心、方法论原则、研究方法、方法论特征、四维结构体系、研究步骤及范式体系等。(5)选取了比较安全伦理学作为比较安全学的分支实例研究。对比较安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比较安全伦理学对发掘安全伦理基本理论、建立安全伦理规范体系进而促进安全道德观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6)选择了对中、美、日、英四国的安全监管体制比较为比较安全学的专题实例比较,突出了比较安全学研究的跨文化、跨国度特性。通过描述、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