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讯》创刊于1983年7月,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在台湾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历任总编辑有孙起明、李瑞腾、封德屏。2003年元月,国民党停止了对《文讯》的经费挹注,《文讯》转为“财团法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支持,遂由党营刊物变为民办杂志。25年来,《文讯》从月刊到双月刊再到月刊,一路屡经波折,几度有停刊之虞,却在最困厄的关头生存下来。《文讯》虽然为政党创办,初期有文化宣传工作的任务,但却努力走一条坚持文化价值、尊重文人发声的道路,以文学史料保存、文学评论、文学研究、资讯报道为己任,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文学研究、史料保存服务的重镇,是当代台湾文坛的重要存在。因此,《文讯》通过许多服务性、学术性以及馆藏性的工作,四分之一的世纪都在担任台湾文坛的号角。有学者将《文讯》的功能、性质定位在“文坛轻骑兵”(资讯快线)、“作家之家”(介绍作家的园地,作家聚会的俱乐部)、“学术探讨者”或“文学发展的推手”、“文学档案库”。从台湾的当代文学史、传播史、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来说,《文讯》的存在,毋宁说是一个现象。解剖《文讯》这个标本,19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文化、出版、文学传播以及地方文史工作当可烛照,在与文学历史并轨而驰的25年里,《文讯》见证和建树了台湾当代文学的版图构成,并引导了华文文学史料保存、文学研究、地区文学史(区域文学)、文学评论的风潮。因此,《文讯》担任了当代台湾文学史的见证和记录者、文学出版史的亲历者、当代台湾文学传媒变迁史的推动者、学术研究的弄潮儿、文化议题的设置者、地方文史工作的先行者、掘进者和文化建设的鼓吹者、践行者的重要角色。本文以实证研究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析、统计、归纳、综合的方法和文学社会学的理论。本文认为,文学是社会的,文学期刊是社会性最强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学传播的环节,文学期刊联系着编辑、读者、作者的多极,处于一种中转、枢纽、交互的地位,并生成了文学事实的第一语境;同时文学期刊又是文学社会化生产的一环,有较强的策划、组织的功能。因此,考察文学杂志,就必须跳脱“纯文学”、“审美性”的框框,“将社会性插入文学之中”,从大众传播学、文学场域理论、读者接受理论、期刊编辑学等去省思文学期刊在“文学社会学”大系统里的地位以及与文学的互动功能。因而,本文的“文学社会学”是包容了大众传播学、期刊编辑学、公共空间理论、文艺杂志学、文学场域等文学(文化)理论的大概念。此外,文化领导权、社会学、伦理学、文化研究、书评学、史料学等理论对于论文的撰写亦提供了剖析的“利器”。但必须指出的是围绕期刊本身,进入它所呈现的历史语境,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扎实、细致的阅读,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比较,才是最根本的路径。
其他文献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的现状。以2006年的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服
本文利用台阶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进行对比,效果显著。将台阶趣味性的跑与跳寓于立定跳远教学之中,能具体形象地解剖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练习,且学生接受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特征,并提出满足老年人口特殊需求的途径。
通过大量上卸扣试验与气密封试验,研究了影响特殊螺纹上扣扭矩构成及其各部分比例与总上扣扭矩比值的因素;研究了上扣扭矩构成对特殊螺纹密封完整性及结构完整性的影响。结果
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爱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他们凭借着崇高的人格形象,为问题学生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使他们的教学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量,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问题学生的人
目的观察中医药分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活动期予清肠化湿方口服联合灌肠方外治;缓解期
研究背景自1971年首次报道二手烟草烟雾的健康危害以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手烟草烟雾会导致成人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症状等的发生。影响胎儿生长发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和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都是小檗科八角莲属(Dysosma Wood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民间传统治疗毒蛇咬伤、风湿等的中草药。近年来,又发现其含有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全世界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据WHO报告,2002年全球慢病死亡3340多万,其中7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慢病患病率及其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