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结构使其具有增溶、乳化和起泡等特性,并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农业、化妆品、食品等各个领域。近些年,表面活性剂液晶相的发现并利用其模板结构得到的改性材料表现出一定的优异性能,使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探索有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凝胶因在药物控制释放、生物物质分离和组织培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传统的PNIPA凝胶通常表现为透光率低、机械强度低、功能单一、生物相容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因而改善凝胶上述性能已成为该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在保持PNIPA凝胶温敏性的基础上,首先从结构设计与仿生构思的角度出发,分别采用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0)鲸蜡醇醚(Brij58)以模板形式,和修饰上双键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AAc-Brij58)为第二功能单体改性PNIPA凝胶,制备得到纳米复合模板水凝胶(PNIPA/Brij58/Clay,PLH)及表面活性剂共聚水(微)凝胶(P(NIPA-co-AAc-Brij58),ACH/ACM)。然后通过结构表征及相关性能测试分别发现,PLH水凝胶的网络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改善了PNIPA/Clay水凝胶力学性能高而引起水凝胶亲水性能降低的不足,且随着AAc-Brij58用量的增加,PLH水凝胶的响应速率逐渐提高,可在10min内达到消溶胀平衡。另外,ACH水凝胶与ACM微凝胶在相转变温度下AAc-Brij58中疏水链段紧密有序排列形成的微液晶结构,使凝胶表现出对牛血清蛋白(BSA)的高吸附性能,其中ACH01对BSA的最大吸附量高达1090mg/g。随着mAc-Brij58的引入,ACH0至ACH10的溶胀率呈现先提高再降低又提高的特殊趋势,分别为816.64%、1126%、696.9%、836%和916.78%。ACH水凝胶和ACM微凝胶均表现出良好的温敏性,未受到AAc-Brij5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