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by brake,BLSD)是一种利用制动介入的方式控制驱动轮过度滑转和重新分配输出转矩的差速装置。它根据车辆运行工况和路面状态,运用现代控制技术对差速器实施防滑控制,从而控制驱动车轮的过度滑转,将驱动转矩在各驱动车轮间重新分配,使车辆充分利用驱动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条件,获得较大的纵向力,使车辆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等得到提高。目前,国内外对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研究都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尚没有成熟的产品应用到整车上。因此,开展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对实现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产品化和实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传统差速器到防滑差速器,再到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逐步深入的进行了介绍,并以普通防滑差速器和ASR为基础,对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产品化和应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其次进行了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相关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控制目标,并制定了相关控制策略。简单介绍了一些控制结构中常用的控制算法的理论,主要有逻辑门限值控制、PID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最优控制、鲁棒控制和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在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模糊控制,建立了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制定出了模糊控制规则。再次通过对装有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汽车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和轮胎等传动子模型在内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车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在分离附着系数路面上对装有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汽车动力性的影响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装用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的整车仿真模型。对汽车装用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后,在分离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动力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装用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后,车辆动力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学生评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之一,但如果不遵循规律原则,不制定可行制度,不慎行管理考核,就会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会造成师生间的对立,使评价适得其反。笔者以为,学生评教应有“三重”“三忌”。  重引导,忌随意。由于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教师的一些教育行为还不能正确理解,在评价教师时,胆小的学生会因为害怕教师权威,不敢说真话;胆大的学生可能会乘机发泄对
有一种说法认为:太阳初升时视圆面看起来比日上中天时更大,完全是人眼产生的错觉,产生这个错觉的原因可以用渗透光学现象来解释.就是说,在太阳刚升出地平面时,由于离地面很近
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检测仪器仪表正朝智能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孔类零件是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的一类零件,研究与开
硬脆材料以其优异的材料特性,在越来越多的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硬度高、脆性大,采用常规的加工方法很难实现复杂形状微零件的塑性域加工,因此硬脆材料的机械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然而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已进入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中后期阶段,目前正面临着储采失衡、资源接替不足的严峻局面,而大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水利管理单位的发展,尤其地对文书档案的管理,会涉及到众多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对水利单位各阶段的发展记录,还是对后续工作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