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问题对世界任何一个城市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课题。其中解决好社会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是城市住房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住房政策的主体目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9月7日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政府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得社会保障基本框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由此可见,住房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在当今形势下完善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首先就发达国家的住房社会保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从其发展历史、政策、立法、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作了细致分析;随后对我国住房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诸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型城市在此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实施的政策和具体做法。第三、四章在重点分析了天津市住房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诸如住房保障的长效、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住房保障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亟待完善;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的协调监管尚未到位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天津市瑞景小区居民的走访和与天津市老国企的座谈,提出了“健全一个体制、确保两个机制、完善一个体系、加强三个管理”5大项2l条建议,即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长效管理体制;严格准入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完善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开拓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加强住房保障资金筹集管理;加大社会保障住房建设的监管、调控力度,加强保障住房房源的管理。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概括性的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研究完善了住房社会保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有关政策性措施和建议,可为完善天津市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性依据,可达到完善天津市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目标。应指出的是,完善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也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强调“木桶效应”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动天津市住房保障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