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冠心病的防治研究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我国古代医籍中虽然没有“冠心病”这个病名,但却有许多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可归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历代中医古籍中对冠心病的记载为后世医家研究、诊治冠心病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临床研究方法为主,在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资料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希望能够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和依据,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目的:观察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的分布,并探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糖、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客观依据,借助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量化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91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糖、血脂等各项检验指标,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找出它们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分为八个证型,本次收集病例以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为主。2、入选病例四组证型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本次研究病例具备可比较性。3、入选病例四组中医证型之间的NO、NOS、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四组证型之间比较,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痰阻心脉证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痰阻心脉证低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甘油三酯、血糖四组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将91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70岁以下为第一组,71岁以上为第二组,NO、NOS、SOD两个年龄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脂、血糖在两个年龄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将91例冠心病患者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NO、NOS、SOD与冠心病患者性别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脂中TC、TG、LDL-C、FBG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HDL-C在性别之间比较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阻心脉、心血瘀阻四个证型为常见证型。入选病例四组中医各证型之间的NO、NOS、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以上指标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考虑,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病例研究。冠心病痰阻心脉证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血糖及甘油三酯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冠心病危险因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能与中医证型痰阻心脉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