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犹如语言的养分,它为语言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生命力。故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但是,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而言,英语词汇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是个纠结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就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单词多是为了考试,往往缺乏对词汇相关知识及构成特点的理解;就教的方面而言,容易忽略理论的指导,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结果,教与学的效果都不尽人意。迄今为止,人们已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不少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经验,凝练了方法,对教学所来带来了促进。范畴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现结合的明显突破。受已有的研究所影响,本文试图在范畴理论的框架下,结合对其他语言学理论的运用及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动词教学:文化语境,认知机制,同类词语义场,上下义语义场。研究以相应的实例,通过四个层面的分析,发掘英语动词的结构特征、意义关联及用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及语言运用能力论文共有六个章节。在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及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后,作者立即转入如何在范畴理论等理论下进行英语动词词汇教学的探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从对climb, rise, roll, tell, do等英语动词意义的分析切入,深究英语动词的文化特征、词义衍生、意义关联、语义场构建以及这些现象与人的认知机制关系,目的是进一步揭示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应特点,寻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接触英语动词时的认知及理解方法。范畴理论认为,相似性及其各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们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本研究发现,英语动词是一个硕大的成员组合体,尽管它们有类别之分,但每个类别当中的所有成员之间都有形态的“基因”与意义上的“瓜葛”,都具有触类旁通的元素。这些现象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迪体现在:(1)词汇学习要有文化学习意识,因为词汇的意义多从文化中衍生出来,只要抓住其核心东西,其他意义及与之相关的词汇便可合理推测出来、扩展开去:(2)如从认知机制角度去教学,词汇中的转喻概念,隐喻概念,以及认知的图形构建,均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产生一种认知“合力”。(3)如从同类词语义场的理论角度去记忆、积累(?)汇,不仅可以扩大记忆量,在词汇的正确运用方面也会受益匪浅。词汇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死记硬背不仅难于记牢词汇,而且容易将词汇“学死”。英语学习中,不管对那个层面的学习者,理论指导下词汇教学都值得提倡。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意义不只是对理论的运用,重要的是(?)显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行为的创新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