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醛Mo-Bi-Ox系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303237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o-Bi-Ox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它们在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反应过程中的性能。运用BET、TPD、TPR、和XRD等多种技术对催化剂的宏观结构,表面的电子特性和酸性,还原性以及Mo-Bi-Ox系复合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的作用等进行了表征,并与催化性能相互关联。结果如下: (1)通过正交实验对Mo-Bi-Fe-Ce-Ox催化剂中各组分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催化剂中各组分的摩尔比Mo:Bi:Fe:Ce=12:1.5:3.0:0.5时,其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 (2)将XRD、H<,2>-TPR.技术与催化性能相关联,结果表明:Mo-Bi-Ox系催化剂的活性相为α-Bi<,2>Mo<,3>O<,12>;Fe的掺入在催化剂中形成Fez(MoO<,4>)<,3>物相,能够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晶格氧的传递,从而提高催化性能;Ce的掺加能在催化剂中形成白钨矿结构化合物Ce<2>(MoO<,4>)<,3>,有利于晶格氧的迅速迁移,使催化剂表面被还原活性位迅速再氧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第五组分Cs的引入能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进而影响到烃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改善MAL的选择性,当催化剂中的Cs含量为0.1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 (3)在焙烧温度500℃,焙烧3h制备的Mo<,12>Bi<,1.5>Fe<,3.0>Ce<,0.5>Cs<,0.1>O<,x>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4)制备了以硅藻土、α-Al<,2>O<,3>、TiO<,2>、ZnO为载体的Mo<,12>Bi<,1.5>Fe<,3>Ce<,0.5>Cs<,0.1>O<,x>/载体复合氧化物试样并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载体试样的活性和选择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载体对甲基丙烯醛收率影响顺序为:C/TiO<,2>>C/硅藻土>C/a-Al<,2>O<,3>>C/ZnO。BET、TPR及XRD技术测试结果显示,载体的加入不仅影响催化剂的结构,而且与催化剂组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对载体加入量的研究结果显示,80(wt)%MO<,12>Bi<,1.5>Fe<,3.0>Ce<,0.5>Cs<,0.1>O<,x>/20(wt)%TiO<,2>试样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和生命科学是当今研究的前沿,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无论是对纳米材料还是对生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论文建立了把纳米材料中的金纳米通道和碳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玉米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是人类和动物的能量来源,还涉及医疗,酿造业和化工能源等诸多行业。淀粉是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胚乳是玉米籽粒积累和贮藏营养物质的重要部位,约占玉米籽粒的80%以上,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开展对玉米淀粉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挖掘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功能,对作物
  目的 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阿司匹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组40例和阿司匹林组40例及阴性对照组40
会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由于我国富煤贫油而导致特有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过高、石油对外严重依赖,这些会产生诸多问题,比如雾霾等环
采用剪掉莲座叶部分面积(40%)的方法对温室培养的拟南芥植株进行全株损伤(损伤全部莲座叶)和半株损伤(损伤半侧莲座叶)处理,观察了损伤植株叶片及根中芥子油苷组分及含量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