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篇杨群玉教授临床经验、学术思想总结第一章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概述高血压病因病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上虚则眩”“风、热、痰致眩”、“血瘀致眩”的逐渐完善。近年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不断深入,杨群玉教授深受上述先贤古训及同行经验启发,同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高血压病机的独到见解,认为高血压病机应以肾虚为本,肝阳上亢、血瘀为标,主张以补肾平肝活血治则治疗高血压,在此理论认识指导下,杨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独创经验方“双石汤”。多年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该方降压疗效显著。第二章杨群玉教授临床经验、学术思想总结1学术思想总结杨师注重辨证论证,辨病、辨证结合,强调治疗个体化,对于久病顽病尤其注重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提倡调畅情志,因病制宜,等,这些学术思想贯穿于其临床治疗的各方面。2临床经验杨师对各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用药也因病而异,各有侧重,经验独到,值得继承发扬。第二篇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高血压病所导致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若积极治疗,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加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研究,是目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开发作用缓和、持久、平稳降压且具有肾保护作用的药物为当务之急。第一章相关文献综述1中医学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研究1.1中医学对高血压肾损害尚无对应的病名。古代医家对其论述甚少,对该病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目前中医方面对于高血压病导致早期肾损害的理论及研究报道不多,缺乏系统性理论及防治认识。1.2高血压肾损害中医治法多样化,有按病机立法治疗、专方治疗、名家经验、综合疗法等,而多种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其主要的趋势和必然发展方向。2西医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高血压肾损害的病因复杂。利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等比较敏感的指标早期检测肾损害对该病早期诊治、预防进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治疗原则主要是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且要求个体化。其防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双石汤临床研究杨群玉教授根据临床多年经验,创立了双石汤组方,以滋阴潜阳、熄风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方药。临床研究亦表明该方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脂等功能,且由于照顾到高血压患者虚实夹杂的实际情况,对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更加显著。4二至丸临床研究二至丸原载《医方集解》由女贞子、旱莲草按1:1的比例组成,其功能为滋养肝肾。临床上多用其加减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第二章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根据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提出了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瘀阻肾络”的病机说。以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拟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与脂联素的关系,以初步探讨其降压保肾的作用机制。目的:观察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其与脂联素的关系。拟进一步验证其降压及逆转高血压所致肾损害的作用,初步探索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洛丁新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石汤合二至丸治疗,12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尿微量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体重及体重指数、饮食习惯、病程、并发疾病、血压水平、血压分级、血压危险度分层、中医单项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资料分析表明,治疗前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试验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化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助于降低血压(P<0.05);治疗6周后两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舒张压P<0.05,收缩压P<0.01)。症状变化方面,试验组能显著改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同时显示,双石汤合至丸能显著降低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量(P<0.05~0.01),改善脂代谢(P<0.01),及血液流变学(P<0.05~0.01),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本研究发现双石汤合二至丸组血清脂联素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表明双石汤合二至丸能促进血清脂联素的生成与释放。结论:双石汤合二至丸具有平稳、缓和的降压作用,并能逆转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是通过多个环节、多个靶点而综合实现的,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方剂。并且双石汤合二至丸降压保肾作用可能与血清脂联素有关。本研究继承并发扬导师经验,从理论上深化了中医学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病机的认识,为逆转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药,为丰富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做了有益的尝试。同时,首次研究双石汤合二至丸降压保肾作用与脂联素的关系,以初步探讨该方降压保肾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