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人力资源成本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作为其实现的目标,长沙市公立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是实现花费较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首要途径。长沙市公立和民办高校应进行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优化人力资源成本,建立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现状的基础之上,运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人力资源配置理论和教育成本管理理论,对长沙市公立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分析。一是对长沙市公立与民办高校概括,明确长沙市公立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现状;二是对长沙市公立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进行比较研究;三是从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成本、流动机制等方面对长沙市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基本结论:(1)公立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第一主成分,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第二主成分;(2)公立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不尽相同。公立高校的取得成本在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例为15%左右,而民办高校的取得成本最高的一年几乎为总成本的一半;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对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投入在总成本中是最小的,大概占总成本的0.7%左右;公立高校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约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73%左右,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约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49.22%;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分别占其人力资源总成本的11.4%和5.7%左右;(3)通过建立高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系、建立有效的高校激励机制、建立高校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和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是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促进高校建设高水平院校的重要举措,同时是提高长沙市教学质量、教育水平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