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茶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书约有有270余处提到茶,包括十余首茶诗以及浓墨刻画茶事的一个独立章节。因茶文化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适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鲜活生命力,茶文化输出是伴随“一带一路”的兴起实现我国走向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所以相关翻译及其策略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中国典籍中茶文化的翻译,多为适应于当时的语境及出版需要,并非符合当前形势的要求,如《红楼梦》译文中茶文化的英语译文。而分析对比其译文能否准确完整地将原语信息传达给缺乏相关文化语境中的目标语读者,是帮助当代翻译者加深认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也是本研究的前提意义所在。本文从话语分析视角出发,把翻译从传统的语言层面置入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对比分析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文译本中茶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以期为中国茶文化翻译提供更多理论和策略上的支持。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时代的翻译更适应于该时代的语境要求。为了能够做好原语向目标语转换过程中茶文化特征和内涵的准确传递,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高文化语境下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宏观-微观-宏观”话语分析原则的指导下,挖掘其隐含意蕴,运用(1)背景追溯法;(2)语境还原法;(3)寓意捕捉法;(4)联系验证法“四步分析法”,采取意译、释译等翻译策略和方法,消除意义真空,达到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从而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本文一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整体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回顾了近年来《红楼梦》翻译研究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话语分析和茶文化翻译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具体阐释了话语分析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且在其理论框架下的翻译单位,翻译方法和翻译标准,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具有文化属性的中国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步骤。第四部分以第三章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为指导,首先对《红楼梦》中的茶领域词汇进行总结和归类,分为茶名,茶具,茶水,茶诗,茶礼,茶联等,然后针对两个译本进行了个案研究,具体分析了一些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茶语域词汇在这部作品中的翻译。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且得出结论,证明了话语分析理论对典籍文献中茶文化翻译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指出了该研究框架下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以期将此方法推广至其他典籍作品的文化翻译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