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以叶君健译本为例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意识形态均在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也常常探讨此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特别在国内,有不少关于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研究。安徒生童话翻译一直都备受关注,但多讨论翻译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并且传统的研究多以功能对等论、目的论为视角。本文拟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叶君健的译作进行分析,并从勒费弗尔的改写论角度论述此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本的影响及译者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通过对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赞助人的分析,笔者发现,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赞助人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中西方之间有限的文化交流,叶君健担负起了将外国文学引进国内的责任,他翻译了自己的抗战作品和安徒生童话并将其作品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种顺应意识形态的翻译手段,叶君健使得其作品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叶君健为代表,人们采用系统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为安徒生童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批评模式,充分挖掘了安徒生童话现实主义因素。在全球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今天,回顾研究其人其文,研究和总结其翻译理论、技巧与经验,对发展翻译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不无裨益的。   本选题基于安德烈·勒费弗尔的改写理论,重点分析意识形态对叶君健译本的《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控。文章的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翻译界有关意识形态理论与翻译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中西方学者就两者关系问题已达成理论层面上的共识,即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文章的第二部分对勒费弗尔的改写理论作出整体概述,并且详尽分析影响文学翻译的三大主要因素,即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论文的第三、第四部分对叶君健译本的《安徒生章话》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回顾与简单述评;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结合例证研究,文章发现,某一特定社会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给文学翻译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文献
2014年是美国新闻业继续经历震荡和重组的一年。媒体融合和数字化创新的大潮势不可挡,以《纽约时报》等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以“嗡嗡喂”(Buzzfeed)等为代表的社交新闻媒
本文提出了用一系列离散于 0~ 1的权值作为窗函数来设计FIR滤波器的新方法。它根据预期频率特性的设计要求 ,建立了窗权值的优化模型 ,并通过快速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其优化值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非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许多中国人到非洲投资办厂。在这一过程中,中非之间的摩擦也不断增多。本文以东方物理勘探有限公司(东方物探)在尼日利亚的经营
我国的丝绸历来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从汉至唐,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从唐朝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主要通道。宋元时期,我国的陶瓷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