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也是全面健康的基础。它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进步、民族兴旺发达,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优先领域和重要议题。妇女儿童健康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基础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健康素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创新应用。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5月3日印发《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至此,我国“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的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跨机构、跨地区和跨时间段的协作,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和规范化管理支持。然而,重庆市大部分区县的妇幼健康相关机构仍停留在围绕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等医技信息系统展开,甚至采用纸质化的方式管理妇幼保健业务。居民妇幼保健信息、临床信息以不同形式分散存储在不同信息系统及不同机构内,不利于妇幼业务联动及后期妇幼健康信息化的持续建设。本文以重庆市WZ等区县的妇幼信息化建设为调查对象,以打通妇幼信息相关信息系统的障碍为突破口,以构建重庆市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为主线,引入公共产品理论、PDCA理论,科学界定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融入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作为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情况的科学依据,从政府、公众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不同角度对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分析并最终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有关情况,做好本文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和研究内容,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妇幼健康、信息化、妇幼健康信息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本文所使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第3章“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效”,介绍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主体、目标和内容,以及所具备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基础实施。第4章“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重庆市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查摆。第5章“加强完善重庆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二是加强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三是完善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交换机制;四是加强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建立政企联动协调管理机制;六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第6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并且指出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