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节复合词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基本思路是从语素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上探讨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并力图对复合词的语法结构作出语义上的解释。理论上,主要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理论、独立性象似动因等理论作为本文的立论依据。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复合词结构研究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从词义的定义、词义的结构、词义的认知解释几方面给出词义的界定,阐述与本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理论。第三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运用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向心结构理论,分析复合词语义结构。基本结论是,复合词的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第四章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在第三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具体分析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第五章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独立性象似原则和复合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本章从独立性象似的角度,探讨复合词语义结构向心性的认知动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独立性象似动因对复合结构词汇化的制约。第六章余论。总结全文基本观点,并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对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全面考察,本文形成并强调两个基本观点:一、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一个特征语素义+一个义类语素义→一个词义。语素义在复合词中的功能是表示词义,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基本框架能够体现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语素义如何表示词义。从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出发,词义由语义成分构成,复合词语素义通过显示词义的语义成分来表示词义,复合词语素义是经过提取的符号化的语义成分。复合词语素义的提取遵守向心性原则,提取一个或零个义类语素义,不提取两个义类语素义。复合词语义结构具有向心性。义类语素义表示与词义一致的语义类属,是核心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中心语素;特征语素义表示类属的属性,是附加语义成分,相应的语素是附加语素。二、复合词语素义提取的向心性原则是词法独立性原则的体现。词法独立性象似是复合词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向心性相对应的认知动因。复合词具有词法独立性象似,从这个角度我们不仅能对复合词的结构形式作出认知解释,也能解释复合结构和复合词语义语法上的差异。复合结构实现词汇化,从语义结构的角度看,是从“语义类+语义类”的复合短语实现为“语义特征+语义类”的复合词;从认知的角度看,是实现词法独立性,从“实体+实体”的组合,实现为“实体特征+实体”的组合。以往对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太重视语素与词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的研究也注重词义的分析和描写,不注重词义如何通过语素义来表示。我们建立的复合词语义框架,力图沟通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构成成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语义上解释复合词的生成机制,并希望能进一步为复合词结构形式提供语义动因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