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鸡舍及种养结合基本参数的初步探讨

来源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规模养殖场畜舍大多为固定的,由于固定畜舍建筑,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通常建场后不可复耕),而且因范围固定集中、长期积累而极易造成粪污对养殖场本身及其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另一方面,在农作物种植上,则缺少有机肥的使用,过多地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与有机农业正好背道而驰。养殖业粪污污染和种植业有机肥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研制了一种适于种养轮换生态养殖模式的可便捷装拆的迁移式环保型鸡舍(可移动鸡舍)。本试验旨在研究可移动鸡舍对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通过饲养和种植试验,研究得出每幢可移动鸡舍对应的土地匹配系数,为其在现代化养禽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应用参数和理论依据。   饲养试验主要研究了可移动鸡舍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80羽1日龄岭南三黄鸡作为试验对象,0~21日龄统一在可移动鸡舍内育雏,21日龄时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对照组在传统的固定鸡舍内饲养,试验组在移动鸡舍组内饲养。试验期70天。整个试验过程期间,采用常规饲养及免疫。   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可移动环保型鸡舍饲养三黄鸡的生产性能略优于传统的固定鸡舍。在21~49日龄阶段,可移动鸡舍饲养的三黄鸡平均日增重(ADO)、料重比(F/G)分别为24.23g、2.72,传统固定鸡舍的ADG和F/G分别为23.99g、2.74,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49~70日龄阶段,可移动鸡舍组ADG为33.14g,比传统固定鸡舍组的32.79g提高了0.52%(P>0.05);F/G分别为3.46和3.52,下降1.70%(P>0.05);21~70日龄阶段,移动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ADG分别为28.05g和27.84,前者略高于后者,F/G分别为3.10和3.13,前者略低于后者。移动鸡舍组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分别比传统鸡舍组高1.08%、1.45%和3.72%,腹脂率低3.4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鸡群健康方面,可移动鸡舍组成活率为94.38%,比传统鸡舍组的93.75%略高(P>0.05)。就发病率而言,与传统鸡舍组相比,移动鸡舍组降低了39.39%,差异显著(P<0.05)。   在舍内空气环境指标方面,移动鸡舍内日平均温度为11.22℃,平均相对湿度为64.67%,传统鸡舍组内日平均温度为9.96℃,平均相对湿度为67.60%。隔日测定一次氨气浓度的结果表明在08:00、14:00、20:00移动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氨气浓度分别为4.28、1.05、3.61ppm和3.43、1.67、3.19ppm。平均氨气浓度分别为2.98ppm和2.70ppm,均未超过规定的安全浓度(5~20ppm)。   种植试验主要研究了种植黑麦草所需的鸡粪水平以及消化单位移动鸡舍养殖鸡只数所产粪量所需的土地匹配系数。将饲养试验结束后收集的鸡粪分成6个不同的水平施到黑麦草地里,分别为0、1、2、3、4、5kg/m2。每个水平三个重复,每个小区6m2。分别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结束当天,在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8株牧草,去掉根系,测定株高、单株干物重等生产性状,并对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   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施入3kg(2000kg/亩)为最佳施肥量,此时既可得到最高的黑麦草产量(7.14kg/m2),同时改善了土壤性能,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本试验采用全收粪法对三黄鸡从1日龄到上市(70)日龄所产鸡粪量进行了统计,得出平均每只鸡产粪4.60kg,平均每只每天产粪0.066kg,单位移动鸡舍实际饲养面积40m2,按15羽/m2的密度饲养,单位移动鸡舍饲养600羽鸡,可供920m2土地消化,所以单位移动鸡舍对应土地的匹配系数为920m2(1.38亩)。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可移动环保型鸡舍可以代替传统的固定鸡舍。可移动鸡舍饲养三黄鸡的生产性能略优于传统的固定鸡舍,并且可提高肉鸡成活率。种植黑麦草的最适施肥量为3kg/m2(2000kg/亩),平均每只鸡每天产粪0.066kg,单位移动鸡舍对应土地的匹配系数为920m2(1.38亩)。  
其他文献
20 0 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 2 8(Ⅰ )题 :昆虫能分泌信息素。下列是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 :CH3 (CH2 ) 5CH =CH(CH2 ) 9CHO (Ⅰ ) .指出该物质中的任意一种官能团 ,为该官能团提
本实验利用RNAi技术阻断在褪黑激素作用下的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RORa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前后的RORa基因,以及与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
目的:探讨给予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其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与参照组(n=2
目的:探究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诊抢救及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72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均给
本实验以动物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开发了兔用蜡样芽孢杆菌制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三部分:一、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无菌采取健康家兔的盲肠内容物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纳入本科室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共35眼黄斑裂孔患者实施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俗称河蟹、大闸蟹。其苗种多分布于东部沿海,以及北起辽河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