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守望者的恋歌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yan09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作为崛起在美华文坛最具实力的代表作家之一,著作颇丰,好评如潮,备受瞩目。本文从严歌苓跨文化、跨语境的文化身份出发,突破以往把她的创作分为出国前和出国后两个时期的局限,着重题材的划分——故国题材和新移民题材,整体观照严歌苓创作中存在的两大趋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眷恋和皈依,并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透视她的这两大趋势。历史书写是严歌苓文学创作的主要方面,她从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身份出发,审视故国的历史和现实,通过对历史的寓言性、民间场景和城乡冲突的艰难叙述来怀想故国,反思和重新阐释故国历史。同时,在对历史的阐释中又交织着文化情结,她从女性体验出发,礼赞地母文化;在异质文化的刺激下审视故国的伦理文化;并且关注移民的文化厄难,颠覆了西方的文化救赎神话。她从本土和海外两个方面书写文化中国的演变和处境,表达着对故国文化的深思和眷恋。最后,从她对集体记忆的重新建构,对汉语家园的营造,以及作为创作主体所体现的特征和心理来论述她对故土的守望之情。她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寻求母国文化慰藉,守望自我的精神家园,这是她对“文化中国”的情感和文化皈依。
其他文献
《中华小说界》是民元时期刊行于上海的一份综合性文学杂志,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刊的发行时间,上自上海文艺界“甲寅中兴”的1914年,下迄新文化运动发生前的1916年,是继晚
徐渭,中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其在书法、绘画、诗歌、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成就。后世研究者大多侧重于研究其书画戏剧文艺理论,诗文研究则相封薄弱。故本
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许慎的《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和古人的思维意识、心态观念开辟了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中叶,中外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众多调查研究成果,为云南近代民族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为云南民族史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
本文系统梳理了关于邵洵美及《论语》半月刊的史料,厘清了邵洵美在《论语》半月刊的孕育、创刊、资金投入、出版发行、复刊等过程中的工作、地位、和作用。探析邵洵美的编辑
<正>2012年1月1日,上海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目前已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厦门、深圳10个省市。2013年8月
针对半连铸的生产扩大,增加炉子设备,供电增容及原设计的不足之处进行供电系统改造,以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
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这对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帮助农民奔向小康社会。河北省2004
消费者研究领域中,如何掌握消费者的态度并预测消费者的行为是研究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内隐态度比外显态度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在新产品上市时,都会使用广
“九叶诗派”通常因其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和鲜明的对于文艺“民主、自由”的追求被看成是纯粹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通过梳理九叶诗人的诞生及集聚、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