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中的急症,它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到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以及猝死一系列的临床类型,目前认为,他们共同的病理基础可能是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自发夹层的形成、斑块下出血及其表面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不完全性到完全性的闭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我们的研究是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观察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罪犯病变”(Culprit lesion)及血管的特征,在体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斑块特征,从而识别不稳定斑块,为进一步指导治疗,有效预防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进行冠脉造影(CAG)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7例,其中ACS组40例(AMI组17例,UAP组23例),SAP组17例,共检查57支靶血管,其中左前降支(LAD)42支,左回旋支(LCX)4支及右冠状动脉(RCA)11支。 2.仪器: 美国Endosonics公司及Boston公司生产的血管内超声仪,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血管造影机。 3.检测方法: 将超声导管沿着指引导丝(Guidewire)送入病变血管的远端,后缓慢回撤导管,实时观察、记录冠脉横截面的图像,后脱机回放。 4:血管内超声的成像分析: 主要指标参照美国心血管病协会有关标准。WUs检测指南及葛均波的诊断冬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 .5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x,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1.ACs组与SAP组比较,在年龄、性别比例、靶血管分布情况以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史)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 2.AMI组、UAP组、SAP组血管内超声参数进行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 .05)。 3.ACS组与SAP组病变定性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AMI组与UAP组病变定性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5. ACS组与SAP组的纤维帽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池面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6.AMI组与UAP组的纤维帽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脂质池面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状动脉斑块多为不稳定斑块,表现为大的脂质池,薄的纤维帽,偏心的软斑块,常常发生纤维帽的断裂或夹层形成,常有表面的血栓形成,血管常发生正重构。 2.稳定型心绞痛的冠状动脉斑块多为稳定性斑块,常表现为向心性、纤维化、钙化或混合性斑块,血管常发生负重构。 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类型可能主要取决于冠脉病变的性质,与狭窄的程度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