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ed-Merrifield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颌骨反应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Tweed-Merrifield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探讨应用该技术对下颌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11年7月在金州斯大林路奥索口腔(大连)收治的1例骨性II类错畸形患者被选中,女性,年龄19周岁,上颌骨正常,下颌骨相对颅部发育不足,颏部后缩。高角,前牙覆盖为7mm。患者处于恒牙列时期,智齿已经萌出,双侧磨牙呈II类咬合关系,上颌牙列存在轻度拥挤(1.5mm),上下中线不齐(下中线右偏3mm),侧貌突。我们运用Tweed-Merrifield方丝弓矫治技术(配戴高位头帽J钩)对患者进行矫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以及四个第三磨牙,,。结果:整个疗程为2年零3个月。治疗结束后口内上下中线对正,咬合达到尖窝交错的关系,磨牙关系中性,后牙后倾,前牙浅覆,浅覆盖,达到Tweed。牙周健康,Z角增大了11°,侧貌得到很大的改善,正面微笑美感也有所提升。面型突度减小,下颌骨发生逆时针旋转,下颌平面角减小。结论:运用Tweed-Merrifield方丝弓矫治技术对此例成人骨性II类患者进行矫治,下颌骨发生了逆时针旋转,面型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成人正畸患者的增加,临床中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组织丧失的病人越来越多。牙周组织是正畸牙移动的基础,关系到矫治后牙列的平衡、功能和美观。因此,如何为此类患
目的 本实验设计为在体外利用流体剪切力模拟咬合创伤,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给予不同浓度的FN,在不同时段测量HPDLF的COX-2 mRNA表达量,以期模拟HPDLF在口腔内,特别是
目的:下颌髁突作为颞下颌关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性前伸后其骨改建过程及稳定性是研究的热点。髁突的生长与外界机械刺激高度相关,髁突软骨细胞在受到外界相关因素刺激,尤其
目的利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beta 1 hTGF-β1)和I型
目的:探讨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发病机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