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冻土水分迁移及冻胀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迁移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冻土区的地质灾害很多都是由“水”的问题所引起的,而土壤中水分的迁移及冻胀作用更是加剧了这些灾害。本文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非饱和正冻土水分迁移、饱和正冻土分凝冰形成判据及其冻胀模型进行研究。  20世纪70年代Harlan.R.L提出了著名Harlan方程,该方程在理论上为由水分迁移引起的冻胀计算问题开拓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关于冻结过程中土壤水、热耦合问题,普遍采用Harlan模型。本文基于Harlan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条件(含水率、降温速率、补水情况等)对水分迁移的影响,并将数值结果和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般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理论上分析各个变量对水分迁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验证了Harlan方程在非饱和正冻土水分迁移的适用性,同时也并分析了Harlan方程的不足,这为冻土水分迁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冻结缘是正冻土中从未冻区向冻结区过渡,并且非常薄的冰水共存带。由于冻结缘在正冻土中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对冻胀的重要性,从其概念的提出,并在试验中得到证实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冻结缘近些年的研究现状及冻结缘内冰-水压力关系基本可以发现,由于受到现有观测和测试技术的限制,描述冻结缘的很多参数大多来自于经验。土体在冻结过程中,在温度梯度小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不连续的多层分凝冰。只有了解冻结缘的特性才能更准确地分析分凝冻胀。但关于分凝冰的形成判据却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热物理方面作为判据;另一类是以力学方面作为判据。通过对分凝冰形成的各种判据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本文发现用冰压力和未冻水膜压力判断分凝冰形成是比较合理的。这些分析将为冻土冻胀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正冻土在温度梯度大的情况下,冻结锋面快速移动,孔隙水变成冰,造成原位体积膨胀;而通常在天然条件下,水从未冻区向冻结区迁移,在某一个位置引起冰的累积,形成分凝冰。因为由此诱发的冻胀要比原位冻胀大很多,因此,建立一个能够模拟土体水分迁移及分凝冰形成过程的冻胀模型就尤为重要。基于相关冻胀理论,建立了饱和正冻土体冻胀模型。在模型中,假设冻结缘中单位时间内水分迁移速度为常数,以计算冻结缘内水压力,再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得到冰压力,进而根据冰压力的大小作为分凝冰形成判据。研究中假设新的分凝冰形成以后,上一层分凝冰停止生长。模型把水分迁移和冻胀速率当作基本变量,模拟了土体底部无压补水和顶部加压的冻胀情况。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初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实际寒区工程的冻胀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分析了各因素(含水率、降温速率、补水情况等)对水分迁移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分凝冰形成判据,并建立饱和正冻土冻胀模型,这些为寒区工程的冻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共和-玉树高等级公路(共玉公路)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的边缘带上,沿线冻土类型多样、地温高且退化严重。近年来共玉公路沿线已经形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二个工
该文通过对火灾理论及城市火灾特点的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实际城市现行消防调度模式的调查,确定了城市消防调度决策目标系统;通过对地震火灾特点的分析,确定了地震灾害下的消防
该文通过对构件截面有效预应力的大小,等效荷载的精确计算,次弯矩产生的机理和计算方法,支撑体系对轴向预应力影响和裂缝宽度计算的探讨等问题的研究,加深了对预应力混凝土理
桥梁抗震安全性评价是进行桥梁抗震设计和加固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中又是以安全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为主.该文结合桥梁抗震的风险决策和现行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制定了桥梁抗震
设置水平加强层控制高层框-筒结构侧移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该文对任意变截面框-筒结构的动、静力分析做进一步尝试.该文针对设置水平加强层的任意变截面高层框
剪力墙结构是中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型式,是一种有效的抗风、抗震结构体系.研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众所周知,剪力墙结构的侧向
该文针对超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一些特有的结构性能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有限元分析与现场测试的成果,为预应力在这一领域的认识与应用提供
近年来,由不同的结构单元组合而成的杂空间结构成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研究中的新方向.斜拉网架结构是杂交空间结构众多形式中的一种,它通过斜接索为网架主体提供弹性支承点,从而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箱梁长期的开裂下挠和预应力损失使桥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承载力严重不足的困境。而常规桥梁加固方案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