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不佳,政府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其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各学者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政府行为的划分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求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划分为农村经济环境、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农村制度环境和农村信用环境,而政府行为分为中央政府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本文在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政府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参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性,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行为表现,以及中央政府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的不彻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影响了我国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由于受我国财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出现了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现象。因此,要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转变政府职能。中央政府应该再加大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调整政府支农支出结构,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以法的形式规范农村的税费制度,并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应该减少其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市场化运作,同时规范民间金融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避免地方重复建设严重,加大地方信用平台的建设。本文重点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行为表现、政府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以及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的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