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宿主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并且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较困难,目前尚无任何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痊愈。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有两种主要途径治疗CHB,一种通过刺激免疫的方法,如干扰素(IFN),另一种是通过抑制HBV复制的方法,口服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能有效抑制HBV复制从而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诱导肝脏疾病缓解。但有限的疗效、流感样不良反应及相对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具有耐受性、安全性良好和服用方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HBV治疗。但其缺点是长期服药容易出现病毒耐药,耐药变异后的病毒反弹会抵消前期的临床受益,因而针对上述情况,寻求更强效抑制病毒复制、低耐药及长期应用安全的药物是目前药物研发研究的热点。一种新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到今天为止,未见有TDF的HBV临床耐药报告。TDF在我国尚未被批准上市,现正处于临床试验研究中。慢性HBV感染及其治疗过程中宿主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IL-6、IL-10和IL-17A均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进步,研究发现宿主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HBV感染及清除中也起重要作用。但相关HBV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入院CHB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筛选试验,选取24例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初治CHB患者,包括HBeAg阳性或阴性的病例(HBV DNA≥105拷贝/毫升,间隔14天以上的两次检测ALT升高HBeAg阳性患者≥2ULN(正常值上限);HBeAg阴性患者>1ULN且≤10ULN),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研究,按1:1随机分入替诺福韦酯300mg/d治疗组或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组,并于治疗基线、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后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治疗后生化学及病毒学的应答情况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同时测定24例患者的IL-10的SNPs(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并分析与抗病毒治疗的情况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的相关性。本研究使用三色法流式细胞仪采用微阵列流式细胞术(CBA)方法和焦磷酸测序等技术做了以下工作:(1)针对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其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后生化学及病毒学的应答情况并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情况相比较。(2)针对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态观察其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包括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IL-6、IL-10和IL-17A,分析其变化规律;同时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情况相比较。(3)针对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抗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类IL-10SNPs(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位点检测,分析其与抗病毒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的相关性。本实验结果如下:(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诺福韦酯治疗后,ALT、AST及HBV DNA较基线时呈下降趋势,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后,HBV DNA水平与基线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4周与8周之间,8周与12周之间,12周与24周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未见明显差异。替诺福韦酯治疗的7例HBeAg阳性患者在治疗24周后,有3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阿德福韦酯治疗的8例HBeAg阳性患者未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诺福韦酯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在治疗12周、24周后时较基线时下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水平与HBV DNA定量下降水平成负相关(p <0.05)。血清IL-17A水平在治疗24周后,较基线相比明显下降(p <0.05)。血清IFN-γ、TNF-α、IL-2、IL-4、IL-6水平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后其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治疗组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与替诺福韦酯治疗组相似,其余六种细胞因子未见明显变化。(3)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及血清IL-10、IL-17A水平与IL-10SNPs(rs1800896、rs1800871、rs1800872)位点的相关性分析,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替诺福韦酯可能通过免疫调节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病毒学应答分析后,提示血清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与HBV DN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考虑血清细胞因子IL-10水平与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情况密切相关。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7A水平在抗病毒早期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项临床监测指标,提示疾病预后及转归。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Th1/Th2/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动态监测,阐明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对于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玉石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产地的碧玉,新疆和田碧玉是我国市场上的主要优质品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差热分析、
通过构建16SrDNA基因文库的方法,对2份不同种类的豆酱样品中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另外动态监测了一份酱油酱醅样品发酵过程中3个不同阶段原核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研
以冰冻鱼皮为原料,制备鱼胶原蛋白粉,其主要工艺包括切碎、去除非胶原蛋白、提取、均质、浓缩、酶解、干燥等过程,并进行了人体试食的安全性与功能性研究。选取30~50岁女性自
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含量,通常需要分别进行检测。由于各种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及检测仪器条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常规检测不但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还降低
<正>多年做建筑、教建筑的经验再次印证了一个判断:一个建筑师的基本素养和建筑意识还是要看其本科是在哪里学的。譬如我,尽管我后来也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过,但总是回答别人:
为减少荔枝酒贮藏过程中的氧化褐变,本实验对荔枝酒采用充氮封瓶处理,通过测定相关指标,并结合HPLC分析,发现经充氮处理的荔枝酒褐变指数A420和酚类物质相对聚合度分别较对照
水解酸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之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物料的厌氧降解过程,分成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四个阶段,各在其不同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学习、生活、办公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日益增
目的:本研究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团体干预方案,通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评估、比较,观察此方案是否可行,旨在推广团体干预方案,为制定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
小波正交频分复用(Wavelet-bas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WOFDM)技术是将小波理论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