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之间越来越紧密相连,它们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共同进步。其中,中美两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成员,毫不夸张的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关乎世界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中美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虽历经波折起伏但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两国之间频繁多样的外交活动中,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外交访问和外交讲话对其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此类外交活动中领导者讲话的口译质量,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政治形象,甚至影响到国家间的关系。本次口译实践选取习近平主席秋季访美行程中的部分讲话为素材,具有时效性、代表性和挑战性。本次口译实践以释意理论为视角和支撑。释意理论是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口译理论,也是口译界的重要指导理论。站在释意理论的角度,翻译的过程不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简单的解码过程,而是理解原文的思想与用译语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也就是释意的过程。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是被译者所理解了的原文的意义,翻译的层次在于话语篇章,且翻译的程序为:对原语进行语义及认知补充的理解,继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最后用译文进行重新表达。本报告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指导,分析实践素材中的实例,分析的重点在于回答“翻译时如何进行创造性地重新表达”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总结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可采取的具体策略,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报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介绍任务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为任务过程,呈现从任务准备、翻译过程到译后审校的整个实践过程。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主要描述释意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核心内容。第四章为案例分析,译者根据理论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概括翻译中的具体策略。第五章为实践总结,包含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及问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