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技术背景是多端口路由器测试。ISO 9646有关中继系统的测试技术框架受面向一致性测试(Conformance Testing)和单序测试的限制,它推荐的“回绕测试法”(LTM)和“穿越测试法”(TTM)由于缺少并行测试间的协调同步机制而难以适应多端口路由器/交换机测试,特别是性能测试的需要。这就是四川省网络通信重点实验室(SC-Netcom Lab)提出“多端口并发测试法”(MPC-TTM-Multi-Port Concurrent Transverse Test Method)、“多端口并发测试定义语言”(MP-CTDL-Multi-Port Concurrent Test Definition Language),和开发“多端口路由器并发测试系统”(MPC-TS-Multi-port Concurrent Test System)的直接背景,也是笔者硕士论文研究工作的大背景。实验室开发中的MPC-TS为物理上可分离的上、下两级结构:上级为路由器多端口并发测试控制器(MPC-TC-Multi-Port Concurrent Controller),下级为多个路由器双端口测试器(TPT-Two-Port Tester),上下级间通过交换设备实现互联。TPT是测试直接控制器,作在MPC-TC的协调控制下完成路由器的一对端口行为的控制与观测。MPC-TC既是测试系统与测试操作员的接口部件,也是并发测试过程的核心控制管理部件。因此,有关MPC-TC的研究与样机系统的开发对于MPC-TS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两级结构测试系统中的MPC-TC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笔者开发MPC-TC样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MPC-TC本身也是一个功能复杂的测试部件。在测试前,MPC-TC必须借助于多端口测试支撑工具将MP-CTDL描述的并发测试例转换为可执行的并发测试控制程序,对TPT测试控制数据进行适应性修改并形成参数化的TPT可执行测试控制数据;选择“并发测试例”并为各TPT指派相应的单TPT试例。在单个并发测试例执行期间,MPC-TC将协调多个TPT的工作,对测试控制过程进行监视并提供图形化显示,记录测试结果最终形成测试报告,提供测试后对测试结果分析工具。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实现分布式环境中的协同测试工作的MPC-TS的开发提供了进行系统调试和集成MPC-TC样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