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有云:路必择而蹈。选择之于人就如水之于鱼,可能看似平常甚至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选择也存在于诉讼之中。民事诉讼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以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为导向,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较多的选择空间。对于民事诉讼中纷繁复杂的程序及程序性事项,当事人有一定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自由就是一种在诉讼中的权利,学者称其为“程序选择权”。我国多年来秉持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诉讼理念,这引申出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程序选择权的出现与发展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程序的意义,将程序与实体置于同等位置,更让我们理解了当事人在诉讼中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是多么重要。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程序及程序性事项作出的选择不仅会影响程序性利益,甚至能够决定最终的实体结果。这种程序选择权是人权保障、程序正义和程序主体性地位理论下产生的结果,且在司法实践中有利于增加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参与感,能够较好地吸收不满,最终有助于保证法院审判的权威,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问题需更深入地研究,权利体系也要继续构建和完善,制度上的种种问题还需要不断解决和探索。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从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问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最终得出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是目前人民飞速增长的诉讼需求和慢速发展的司法现状的矛盾下,推动司法改革进程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笔者还介绍了目前已有研究中的重点和不足,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阐释。第二章是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的本体论,即对该权利本身具有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从最基础的概念研究出发,将该权利的具体内涵予以明确,从而对本文的研究范围予以界定,认为该权利的内涵只有选择何者的问题而不包括选不选择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进而对该权利的属性、行使要件以及类型作了详细论述,并与诉权、处分权作比较,确定该权利的独特地位。第三章是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的基础理论,也可以看作是该项权利的外延理论,即围绕该权利所产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首先是对其法理基础的探讨,为该权利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土壤,之后从其功能的角度对该权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限制该项权利的基础及方式进行了必要的阐释。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了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四章是对域外有关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相关制度的研究。先从罗马法为起点探索该权利的起源,充分证明该权利有雄厚的历史背景而非学者一时兴起提出的。随后,笔者以两大法系为界限,分别论述两大法系中有关制度的特点,并由此联系我国的现状,引发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思考。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在本章中,笔者以诉讼阶段为指向,将散落在各个立法中的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进行整理,使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能够较为体系化地呈现,打破了以往研究中零散化论述该权利的局面,同时对以往研究中对当事人上诉以及申请再审的问题予以了纠正,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而在这种权利体系下重新审视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更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问题。于是在这之后,笔者紧接着分析了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有关制度的完善建议,主要针对上一部分中提到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了应当坚持的诉讼理念、程序选择权自身的诸多制度如何完善以及从“知情体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保障当事人在行使选择权之前的知情权。
其他文献
微信群聊为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生在微信群内的侵权纠纷也日益增多,给理论与实践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微信群内侵权行为的发生以及影响的扩大与微信群主的不作为有关,微信群主建立和维持微信群,扩张了风险致害的可能性。司法实践中处理微信群主不作为侵权问题,应当明晰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微信群及其群主的特点,在厘清微信群主作为义务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确定不作为侵权责任。第一部分,微信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的加剧,为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而相较于其他交通参数,行程时间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道路的真实交通状态,包括交通拥堵和特殊事件的发生,因此行程时间研究已成为现代及未来交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城市道路作为开放性交通网络,车辆会受到随机性延误、交通信号控制、交通需求波动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道路交通流呈现间断流分布特性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大量混凝土设施建设持续进行,对于混凝土结构设施的检测和养护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位居世界首位的前提下,养护任务极为艰巨,远远跟不上建设的速度。而其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病害,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修补,会导致桥梁坍塌的严重事故,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主要的裂缝检测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成本高、主观性强且检测效率低,检查人员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城市配送中,“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是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飞行能力和运输成本愈加优化,无人机配送作为城市配送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由Amazon公司首先提出了并联式配送模式,即采用无人机由配送中心出发直接前往需求点完成配送后返回配送中心的配送方式,以实现无人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并联式配送模式由于对配送
大型公共场所一般都具有人员密度大、建筑结构复杂、建筑面积大、可逃生出口多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人员疏散将会面临巨大挑战。若疏散不及时,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身伤亡,因此对大型公共场所的人员疏散问题开展研究显得十分紧迫。由于人员对大型公共场所的建筑结构不熟悉,人员在场所内分布不均衡,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如果不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出口分配和路径规划,极易出现疏散出口利用不当,疏散时间过长,疏散效率不高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瞻远瞩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而家风是家庭内在精神文化。家风正,则家庭兴;家庭兴,则乡村兴。没有农村优良的家风的支撑,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的真正实现。因此,建设优良家风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和电子商务相关诉讼与日俱增。在平台经济的时代,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交易过程中的第三方,在交易中出现侵权行为时,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电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极为重要。我国2019年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由于对电商平台本身的性质与特征的理解存在问题,导致对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且过轻等问题,难以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本文将通过分
目前装配式桥梁墩柱已经在非震区、低烈度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对其抗震性能缺乏充分认识,导致其在地震高烈度区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已有研究表明,FRP管材约束混凝土柱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较高的极限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耗能能力。本文设计了3个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节段拼装式BFRP管材约束混凝土墩柱试件,和一个采用整体BFRP管材约束混凝土墩柱的对照试件,并对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采用通用有限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传统的储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股市作为一项重要的投资方式因其丰厚的回报越来越为投资者所青睐,股票价格预测问题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热门问题。传统的股票价格预测思路是从股票历史量价数据中提取规律来预测未来的股价变化。但引起股票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国内市场,投资者理性的缺乏导致跟风现象严重,因此研究投资者对新闻事件的反应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邀监察员制度在反腐倡廉、建立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本文拟以规范性文件和官方媒体报道为主要素材,以该制度的正式规则和政治定位为分析单元,梳理特邀监察员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并作出相应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如何发挥好特约监察员制度作用提出具体建议。该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9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