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世界能源数据显示,中国的燃料消耗量占全世界总消耗量的23%,其中建筑能源消耗量约占总能耗的39%,己成为主要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1999年,我国教育部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从9%提高到15%,各地为响应号召开始大规模的建校扩招,尤其是在2008年达到一个新高潮。据2005年统计,我国高校的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8%,总用水量占全国市政供水的6.6%,人均能耗水平和水耗水平均高于我国人均生活用能和用水水平。截至2013年,我国高等院校数量约2788所,在校生约3499万人,学校面积约76900万m2,其中北方寒冷地区所占比值均50%左右。而且寒冷地区冬季全面采用集中采暖模式,能耗状况尤为严峻。如此大规模的建筑存量,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本文以北方寒冷地区高校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气候特征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的热舒适与能耗,提出针对北方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的低能耗策略。首先统计高校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热环境数据,分析能耗使用现状和建筑室内热环境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气候适应性模型”为指标,利用Climate Consultant软件模拟分析北方寒冷地区六个典型城市(大连、北京、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高校建筑的被动式策略,对比分析节能策略的有效性指数,得出外围护结构是该地区主要耗能因素。结合北方寒冷地区高校建筑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外墙、屋顶、外窗)保温隔热性能角度分析建筑的节能改造措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借助节能模拟软件DeST模拟北方寒冷地区某高校代表性建筑全年负荷和自然室温变化,分别分析外墙、外窗、屋顶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得出最优节能改造策略。将上述有效策略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数据的对比,评估验证组合策略的节能效果,得出最适合北方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案。本文分类统计校园建筑的总能耗和分项电耗,实测高校典型建筑室内热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Climate Consultant和DeS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热环境与能耗结合、实测与模拟结合,对研究高校类建筑能耗问题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北方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的节能设计策略,对于指导高校建筑的设计和改造,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