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解”是当代建筑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它担负着抽象和实现之间的联结任务,论文从“什么是图解”和“图解如何工作”两方面入手,以“图解”和“抽象机制”作为关键词,重点讨论图解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功能和形式以及过程和结果之间建立联系。图解的研究有着其宽泛的学术背景,论文以哲学研究作为基础,以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作为宏观背景,以其他建筑理论作为横向比对,以图解的历史作为溯源的依据,使图解的外延逐渐清晰;而对于图解的内涵则是紧扣其作为“抽象机器”和“发生器”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作为研究其工作机制的参考依据。
论文希望通过对材料的梳理,构建一条完整的图解理论线索,一是通过文献研究对图解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整理,建立图解理论的谱系与工作模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全面地解析图解理论;二是建立图解抽象机制的分类体系。论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将图解的抽象机制从“黑箱操作”中解放出来成为可供讨论的素材,论文将图解的工作细分并根据其类型逐项讨论,并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个角度作出总结,将模糊的设计过程置入逻辑化的方法研究,得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结论。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当代图解理论的研究背景,包括了设计方法论的影响、图解的哲学基础和图解理论与其它建筑理论的横向比较;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图解的历史沿革,包括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广义的发展历程集中到建筑学领域;第三章则集中讨论图解及其抽象机制的特点和属性,是承上启下的一章。从第四章开始,讨论重点集中到图解的抽象机制的运作方式上,也是和建筑设计实践结合的最紧密的部分。论文将对其抽象机制的讨论分为四个方面,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讨论了图解的变形机制和转译机制,这是图解抽象机制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第六章讨论了两者的结合,即介入生成的图解策略;第七章则从建造的角度束阐述抽象机制的运作方法,作为对前文的补充,并最终完成对图解机制的讨论。
论文的研究突出了图解的抽象机制,因为无论是变形机制、转译机制还是介入生成机制,甚至于抽象建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是沟通”可述的世界”和“可见的世界”的桥梁,通过图解的抽象机制,在外部信息和建筑实现之间得到了有力的操作手段,它将社会技术文化变为可塑的实体;使设计摆脱了类型的限制具备了批判的能力,同时保证了设计的多样性和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