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公告前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前后,投资者情绪与增发公司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即增发前后股价的波动是否收到投资者情绪变动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公司实施增发之前,一般会有股价短时期内快速上涨的情况;而增发完成之后市场却出现负面反应,造成股价大幅下跌。曾经有很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比较合理的一种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公司管理层比投资者拥有更多有关公司经营的信息,即内幕信息,当管理层认为公司被估值过高时,便能够充分利用内部信息,向市场融得高额资金。发布增发公告的同时也就向市场传达出了这一信号,即公司股价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情况。然而,管理层也经常出现判断失误的时候,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增发融资公告之前,股价是否确实被高估;当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之后,股价大幅下落的现象,是否属于调整增发公告发布之前被高估的股价(返回合理价位)等等问题,仍然无法确定。这种现象也存在其他合理的解释。例如,当出现良好的扩张机会或投资项目时,管理层就会发布股票增发公告,进行增发融资,但由于新股发行可能造成公司股东变化,公司资本结构改变,而市场对公司资本结构改变抱有负面看法,最终导致股票价格下跌。除此之外,如果增发公告发布前股价被高估的假设成立,增发公告发布后股价下跌,这样增发前后的收益率可能会呈现负相关关系。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即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之前,股价是否的确被高估;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之后股价的回调是否与之前被高估的股价有关。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有关行为金融的研究,通过利用中国近几年增发融资事件的数据进行探讨,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有关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投资者的情绪变动对股价涨跌有很大影响,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股票市场繁荣,当投资者情绪低迷时,股票市场也随之萧条,在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下,股票容易被错误定价,比较典型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泡沫。在本文进行正式的论证分析之前,先假定由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变化的影响,股价在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之前上涨,结果造成股价被高估。同时,检验投资者情绪是否与增发公告前的非正常收益存在相关关系,并且检验增发公告前的股票收益率与增发公告后股票的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上述检验的结果,对于确认股票增发前股价估值过高是否是增发融资公告发布前后收益率变动的真正原因尤为重要。
  在借鉴前人对行为金融学问题使用事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将投资者情绪因素加以量化,通过构建代表投资者情绪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将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情况有关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市场指数的收益率作为因变量,通过对市场指数的收益率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到有关系数和残差项,将回归的残差项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指标(由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而产生的市场收益率)。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将会通过计算市场指数的预期收益率(由基本面因素驱动而产生的市场收益率)来检验基本面因素的变化是否对股票增发公告前后公司股价具有影响能力。之后,通过进行两步回归检验的方法来证明本文之前做出的股价被高估的假设:第一步,将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前的收益率分解为两部分,分别为宏观基本面因素驱动和投资者情绪驱动而产生的收益率,从而对增发公告前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进行回归,当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而产生的市场收益率很高时,公告前的非正常收益率也较高;第二步,将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发布之后的收益率对公告前基本面因素驱动和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而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进行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本文将中国2006年至2013年发布过股票增发融资公告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从而论证本文的假设和猜想,由于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未出现股票增发融资的情况,因此实际样本数据截止到2012年。值得说明的是,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本文研究期间内出现过大幅上涨的情况,当时投资者投资情绪高涨,整体股价节节攀升,这就为检验股价是否估值过高这一假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行政干预因素较强的特点,上市公司在最终实施增发之前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因此公司进行增发融资公告日期距离实际实施增发的日期间隔较长,而日期间隔越长,越能确保实施增发对增发公告后的收益率影响较小,因此也更能促使对公告效应的研究具有准确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确定样本股票发布增发融资公告前和发布增发融资公告后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重要的是,增发公告发布前的累积非正常收益与由投资者情绪驱动所产生的市场指数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宏观基本面因素驱动所带来的收益率和反应公司本身特质的因素无关。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公司增发公告发布前的股价被高估,而基本面的因素(例如新的投资机会出现、经济强劲增长)未能解释股价上升,即基本面因素与股价上升无明显相关关系。其次,本文将增发融资公告前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分解为基本面因素驱动和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而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同时,增发融资公告发布后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与增发公告发布之前,由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所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率(投资者情绪因素驱动因素带来的市场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统计累积非正常收益率所需的时间区间选取,其他能代表投资者情绪变化的相关变量的选择,也可能影响最终的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对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前后股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了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并证明了两者产生这种关系的深层原因就是股价估值过高,而股价被高估又与投资者情绪密切相关。由此看来,本文之前提到的管理层可能利用公司股价被高估,从而进行股票增发融资的猜想,更加切合实际。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利用近期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发展成果,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对股票融资增发公告效应进行论证,并检验股价被高估所产生的后果。最终,提出了强有力的证据进行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股票增发公告发布前股价被高估这一假设。之前有学者把公司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值分解为三部分,分别为反映公司特质的变量、反映行业特点的变量和从长期来看反映公司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例的变量,发现有证据可以表明,出现股票增发融资后股价下跌的现象,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增发公告发布前股价被估值过高。本文将公司增发公告前的收益率与投资者情绪联系起来,列出了有力的证据,证实了公司增发公告前因收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股价倾向于被市场高估。也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房地产投资信托进行融资前后,投资者情绪对信托收益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一步一步推进本文的研究,首先本文以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增发融资公告前和增发融资公告后的收益率是否存在负相关关系,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否与投资者情绪有关,是否因为之前股价被高估,才造成了增发公告发布之后股价的调整。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增发所引起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最初增发公告的时间据实际增发实施的时间间隔较长,因此管理层的行为几乎未对公司增发融资公告后的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投资者情绪高涨,股价容易被高估,收益率一般较高;而市场过度繁荣后投资者也会慢慢冷静下来,股价下跌并趋于合理的范围,这也可以理解为常说的反转效应。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整理与分析,论证了股票增发融资公告前后,同样会出现这一现象。
  本文的组织架构如下:首先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前人相关工作成果进行阐述和探讨,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的假设;之后,叙述了样本数据的整理过程,并对本文所需的变量加以定义,说明宏观基本面变量、公司层面变量、代表投资者情绪变量的构建方法与依据;随后,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所做的假设,得到相关结论。接着,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合理扩展,增强了本文的说服力;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分析过程与结果进行了简要总结。
其他文献
会议
报纸
报纸
期刊
学位
资本市场进行公开交易的最主要的标的物之一就是代表上市公司所有权的股票。股票代表了对公司未来利润的剩余索取权,是投资者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最主要投资方式。一个公司未来的预期收益如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外部影响变量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等等,内部影响变量包括企业的规模、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公司所有者的决策效率以及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等等。而涉及到公司的内部变
学位
期刊
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途径是股票价格的信号机制,在一个有效的股票市场里,股票价格必然能够有效的引导稀缺的资本来实现其最大的收益。股票价格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信息的能力决定了其引导资源配置作用的大小,而这种股票价格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信息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准。而现在,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考察国家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学位
期刊
本文写作目的是讨论中国私募股权并购基金与中小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要想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不得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说开去。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转轨期,一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有效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区不均衡、步伐不一致、难以持续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