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小城市路网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预判城市路网所能承受的交通量增长程度、识别路网中的关键路段,从而提前控制交通需求增长、对关键路段进行相应干预,提高路网服务水平,保障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多数中小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塑性较强,对其进行路网可靠性分析可有效保障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论文通过对路网连通可靠性、行程时间可靠性和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三个阶段的主要分析方法的总结,对路网可靠性分析的模型和算法设计进行了优化。模型方面:采用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本质是求储备容量系数,对其双层规划模型进行了优化,在上层模型引入服务水平控制、出行时间限制的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路网容量和出行时间可靠性分析的统一;下层流量分配模型,为使其分配结果更加准确,采用基于起终点的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并加入了路段容量限制,并对其等价性和唯一性进行了证明。算法方面:设计了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的流程框架,对于其中涉及的带约束的SUE问题采用增强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下层分配模型采用的是基于起终点的SUE模型,避免了路径的列举,可对相继平均算法(MSA)的迭代步长进行优化,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敏感度矩阵,可以在求得一组初始解后,较为便捷的得到在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解,是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对基于起终点的带容量约束的SUE模型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算法设计,并且对于约束条件下的敏感度矩阵计算进行了简化推导;通过简单的单起点和多起点的算例,对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在算例应用中,对于出现的秩亏问题提出了处理思路,保障可以得到分析结果。论文对两种计算路段容量的主流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理想通行能力修正得到路段容量的方法计算简单,但是由于是确定型数学模型,忽略了随机影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中小城市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并不适用;通过速度-流量模型得到路段容量的方法,本质是一种模糊识别的方法,可以考虑到随机影响因素,但是直接用来计算大规模路网的路段容量需要调查的工作量大,同时该方法在城市中使用,需要对速度进行处理以得到较好结果。考虑到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网络,在模糊识别方面应用较好,论文基于RBF神经网络,结合速度-流量模型,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训练路段,构建了RBF神经网络,进行了路段容量标定流程设计,并结合响水老城区路网进行了实例应用,对比预测结果和计算结果,误差在工程可接受范围之内。响水老城区路网在中小城市路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论文以响水老城区路网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路网实际情况,对老城区路网进行了拓扑化,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之后对于交通小区的构建及OD矩阵的获取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路网容量对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同时对于其中的“敏感”路段进行了识别。基于响水老城区路网的可靠性分析,论文从交通需求管理、拓扑结构优化和关键路段改善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改善建议,并且在路网优化和路段改善后,进行了可靠性提升评价:相对于改善前,老城区路网可靠性提升明显。同时,论文就关键路段的识别,设计了基于贡献度和综合交集的识别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最后,论文对于高可靠性路网的规划方法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是教育实践与全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课堂形态。"智慧课堂"能够贯通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融合教师、学生和教育媒介三大要素,生成管理、互动和评价三大支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智慧课堂,解读"智教、智学、智管"课堂教学智慧模式的育人逻辑,并分析了智慧课堂的生成机理,由此构建智慧课堂系统内在结构,促进智慧教学的发展。
阔叶材原木因其天然的色泽、优美的纹理和高强度的力学性能,成为家装业和建筑业的理想原材料。阔叶材原木的质量随树种、产地、甚至同一树木的不同部位变化较大,其内部缺陷(如空洞、腐朽、内裂等)直接关系到木材潜在的等级和价值,并影响其利用率。原木质量精准检测通常包括多阶段的质量分等和精确的缺陷检测,因此,在采伐区开展木材质量检测与分等,便于木材快速分流,节约运输成本;同时,在制材厂精准检测木材缺陷,有利于优
森林公园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风景林是森林公园的物质基础。但我国现有的大多数森林公园是在以提供木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国有林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大牺牲了对风景林色彩视觉效果的考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在协调风景林多种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成为城市森林公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景观色彩作为风景林康养重要的组成要素,提升景观色彩质量对森林康养游憩基地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景观
昆虫作为一种变温动物,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高温事件的频发,给昆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逐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行为、生理生化及遗传上的应对高温的响应机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检疫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森林资源从经济上和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生物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衡量森林固碳能力、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判断森林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重要标志,也是表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价值、评估森林碳平衡的重要参数。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区域和全球森林
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ey)Loudon)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Miller),为十分重要的观赏樱花种质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山樱花分布广、变异大且分类观点不一致,对其群体间变异及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以山樱花野生种群以及近缘种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手段进行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2014年首次报道的中国新纪录蛀干害虫,目前上海市各行政区的香樟林已受到该虫的严重为害,且存在扩散蔓延的趋势。由于该虫的幼虫期都“潜伏”在香樟树干里,具有活动隐蔽、破坏性强及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香樟的正常生长。对于有效防控香樟齿喙象的技术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尤其是基于引诱剂的监测防控技术。香樟齿喙象的寄主植物为香樟Cinnamom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景观中的重要碳汇之一,对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在未来碳吸收能力的变化模式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植物物候作为评估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开展不同时空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陆地表面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关系,对于科学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木材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其设计强度较低,且受拉时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跨度和使用范围被限制。为了扩大木结构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材料的性能优势,使其向“大跨、高耸、轻质”的方向发展,木材可通过与其他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理想的结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钢材是一种接近于理想弹塑性的材料,强重比高,适合作为受拉构件使用。但对于受压区的构件而言,如果应用不当,很可能发生局部屈曲和
细胞器基因组是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群体遗传学等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与核基因组相比,细胞器基因组较小,序列为单拷贝、多为母系遗传,不存在基因重组等问题,且序列高度保守,在植物系统发育、起源进化研究中占有独特优势,是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最常用的有效信息来源。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大量的植物开展了基因组测序研究,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包含了细胞器基因组的序列,利用这些序列可拼接出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