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系列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多偏重于女性形象研究,相对而言,男性形象的研究成果则单薄得多,而且偏重于他们庸俗丑陋的一面,往往忽略了男性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多面性、复杂性和时代性。所以,本文选取《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的“眼泪”这个特殊视角,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十一个男性人物流泪原因、过程的详细分析,来系列考察他们各自性格、人生的独特性,论述“眼泪”在塑造男性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时的重要作用。 全文的内容共分为绪论、正文十一篇和总结。 绪论说明《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且选取“眼泪”这个独特的视角,来逐个分析《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流过眼泪的十一个男性人物,他们分别是贾宝玉、甄士隐、秦钟、柳湘莲、贾政、贾珍、贾蓉、贾琏、贾环、薛蟠、贾代儒。 第一篇,首先分析《红楼梦》中最重要男性形象贾宝玉的眼泪。贾宝玉是流泪最多的男性人物形象,书中写他侧面流泪一次,正面流泪则达三十五次之多,除了为秦钟之死流泪两次、为柳湘莲之别流泪一次外,其他三十二次全是为女儿们所流的眼泪。其中,为林黛玉和晴雯流泪最多,各达九次;为袭人、金钏、平儿、秦可卿、尤二姐、香菱等众多女儿共流泪十四次。与林黛玉的爱情,对众女儿的博爱之情,与秦钟、柳湘莲的友情,眼泪在作者塑造贾宝玉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分析甄士隐为丢失女儿英莲而流的眼泪,说明这是甄士隐最终了悟的必由之道。 第三篇,分析秦钟“起嫌疑顽童闹书房”时所流的眼泪,说明秦钟在贾府纨绔风气的耳濡目染之下深重的堕落。 第四篇,分析柳湘莲为尤三姐之死而流的眼泪,论述柳湘莲这个不同流俗的高洁人物,在没有真正了解尤三姐的情况下,却以最庸俗的推理方式断送了尤三姐对他的一番真情,造成了自己和尤三姐共同的人生悲剧。 第五篇,分析贾政为贵为妃子的女儿贾元春和唯一的嫡子贾宝玉所流的眼泪,说明贾政这个看似无情的严父形象内在温软的慈爱之心,尤其是对贾宝玉的无比疼爱。 第六篇,分析贾珍为儿媳妇秦可卿之死所流的过分痛切的眼泪,和为其父贾敬之死所流的虚伪敷衍的眼泪,作为贾府族长的贾珍,是何等的荒淫无耻、卑鄙下流。 第七篇,分析贾蓉为其祖父贾敬和姨娘尤二姐所流的完全形式化的眼泪,并对比其妻秦可卿之死时他所表现的冷漠,说明作为贾府长房长孙的贾蓉,冷漠无情只知道淫乐,完全泯灭善恶的彻底堕落。 第八篇,分析贾琏为妻子王熙凤和尤二姐所流的真情泪,说明贾琏一度对妻子王熙凤的爱、对尤二姐后来的真情真意。指出作为荣国府繁杂事务的管理者,贾琏具有一定的才干、见识和责任感,是贾府“玉”字辈中较为出色的子弟。第九篇,分析贾环认为自己因为“不是太太养的”所以到处受气而流的眼泪,指出贾环卑劣性格的形成,根本的原因在于客观的时代环境和封建的家庭宗法制度。 第十篇,分析薛蟠为寡母和为妹妹薛宝钗所流的亲情之泪,以及为柳湘莲所流的友情之泪,说明薛蟠这个反面人物,也有他真挚、可爱的一面,“呆霸王”并不是单一化、概念化的反面人物形象,同样也是有血有肉、极具个性和真实感的成功人物形象之一。 第十一篇,分析贾代儒为孙子贾瑞之死所流的眼泪,极具象征意义地表明贾府老一辈对后辈子孙彻底堕落、难继家业、不得善终的现实的无可奈何和无比痛心。 总结,通过以上对贾宝玉、甄士隐、秦钟、柳湘莲、贾政、贾珍、贾蓉、贾琏、贾环、薛蟠、贾代儒这十一个男性人物的眼泪各自独特的解读,总体说明“眼泪”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意象研究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这其中既包括对整体抽象的理论研究,也包括对某种意象的具体研究和对某类意象的主题性研究。以诗歌为切入点的意象研究成果可以说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当代著名学者,其著作以史学和文化学为主,兼及文学。作为一名文化保守主义的国学大师,钱穆一生以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为职志,致力于唤醒国人
《警世通言》是明代冯梦龙经过改写或创作而成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本文以《警世通言》的语言为近代汉语的代表,从词语的消失、词形的变化、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对《警世通言》的
一个女友突然打来电话,说老公要和她离婚,让我帮她劝劝老公。我想了想,答应了。   之所以答应掺和这家务事,是因为我知道她这些年为家庭付出了太多,婚姻对她来说,意味着她的全部。   我和她是小学到中学8年的同学,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离异了,她跟奶奶生活到7岁,才被父亲接回城里,和继母一起生活。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她一直很自卑。  与她老公交流,他说,她是个好女人,疼人、顾家、孝敬老人。但他受不了她什么
长久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被认为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很多人将之归咎于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但事实上,这种近代以来在西学标准下做出的判断并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学
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茅盾生动再现了经受了“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的双重刺激后的新女性们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的多种人生演变轨迹。他希冀通过对女性之身的书写拨开笼罩
世界金融风暴逐渐波及到我国,一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节省开支,开始精简人员。很多中年女性因为照顾家庭,在职业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企业裁员时最先考虑的不是员工是否为元老,而是谁的价值最小,谁最可替代。因此,中年女性很容易成为“裁员先遣部队”。    职场故事:  她们为何成了“裁员先遣部队”?  肖冬冬是某家广告公司元老级的人物,从一个设计员到办公室主任,她经历了5年时间。在事业刚有起色时,她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