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BP52表达和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敏感,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是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FK506结合蛋白52(FKBP52)是免疫抑制剂FK506的一个作用底物,具有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的免疫亲和蛋白,且含有多肽重复序列结构域(TPR),能够介导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正确折叠。通过此结构域,FKBP52和热休克蛋白90(the90-kDa heat shock protein,hsp90)结合,与类固醇激素受体形成甾体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类固醇受体通路,包括受体成熟、激素结合、及核转移,可参与很多内分泌有关的疾病。最广为讨论的是FKBP52在与激素相关的肿瘤中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表明FKBP52与很多激素相关肿瘤有关联。这里我们研究了FKBP5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通过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收集了14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肿瘤组织蜡块,以及66例正常乳腺组织(非配对)蜡块,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KBP5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FKBP5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EBI(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的微阵列基因数据库ArrayExpress分析FKBP52在乳腺癌患者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FKBP52 mRNA表达水平的预后价值。采用SPSS13.0和R语言软件(版本3.0.2)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和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FKBP52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率高于非癌组织,然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76);但是来自公共数据库的4组基因数据提示FKBP52 mRNA在乳腺癌表达率高于其对照组中,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FKBP5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与TNM分期(P=0.015)、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5)、组织学分级(P=0.047)、ER(P=0.033)、HER-2(P=0.033)有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PR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FKBP52蛋白阳性组的总生存期(OS)较FKBP52蛋白阴性组短(P=0.026),且在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组中(OS≤3年或5年),FKBP5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较好组(OS﹥3年或5年),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提示FKBP52 mRNA高表达时OS更短(P=0.044)。  4.利用Cox回归对145例乳腺癌进行单因素分析, FKBP52蛋白表达(P=0.032)和临床分期(P=0.047)是OS的预测指标,且是作为一个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中,只有临床分期可能是乳腺癌的重要的预后因素(P=0.020)。  结论:  FKBP52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但不是主要(独立)因素。FKBP52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进展、侵袭有关。尽管它不是一个独立预后因子,但可能是一个预测乳腺癌进展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  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T1D)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根治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和院内感染情况,对出现爆发流行的病区进行 CRE耐药机制的研究和流行病学描述。为掌握我院 CRE流行的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