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室温相变储能功能的热塑性甘蔗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纳米相变材料(Nano phase change materials,NPCMs)由于在太阳能收集,废热回收以及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巨大应用而备受关注。但是,获得在高温条件下(例如180℃)形状稳定且不发生泄漏的NPCMs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几乎所有已报道的NPCMs的形状稳定性研究都集中在100℃以下,该温度远不能满足常用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加工要求,例如聚氯乙烯,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加工温度为140~200℃。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制备一系列新型的具有良好准单分散性的室温NPCMs,最大相变潜热值高达116.1 J·g-1,并且在101.9 KN·m-2的外部剪切力及180℃条件下,所开发的NPCMs仍具有极好的形状稳定性,平均粒径尺寸约为120 nm,其中十二烷醇和原位交联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分别用作NPCMs的储热芯层和超分子锁壳层材料。此外,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所制备的NPCMs在不同条件下的存储稳定性、形貌、相变行为和形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NPCMs在高温和剪切力的同时作用下具有出色的准单分散性和形状稳定性,可以达到普通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加工需求。然后,将制得的NCPMs添加到改性甘蔗木质素中,采用热塑加工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室温相变储能功能的热塑性甘蔗木质素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该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形貌以及相变储能能力。结果表明,该材料在温度不高于70℃的环境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经过了160℃和强剪切力的热加工后,NPCMs依然保持良好的球形形貌并且与改性甘蔗木质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相变储能测试与红外热成像测试表明室温相变储能甘蔗木质素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室温相变储能能力,当温度高于其相变温度(28℃)时,该材料就会吸收能量并将能量进行存储;当温度低于其相变温度时,该材料就会将吸收的能量再缓慢释放出来,从而可以使体系温度的波动范围减小。该材料为开发具有热能储存和释放能力的下一代智能建筑、家具、装饰材料和功能性热塑复合材料开辟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太阳能水蒸腾是一种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碳点(CDs)来提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已被广泛研究。但是,目前关于合成碳量子点/生物质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水蒸腾的报道仍然十分有限。因此,本论文中提出两种方法用于合成碳量子点/碳化生物质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水蒸腾:两步法和一锅水热法。本文利用植物废弃物(柚子皮,橙子皮和橘子皮),通过两步法制备了碳量子点-碳化柚子皮复合材料(CDs-CPP),碳量子点-
学位
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扩大。其中大量的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了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对全球气候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同时也逐渐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列入了很多国家的能源发展规划中,其中氢能倍受关注。目前,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备受推崇且有潜力的可面向能源发展产业化的技术。但是,构成电解水的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由于固有的反应机理,其动
学位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全球正在开展一场可持续的零碳能源研究。在可以取代现有化石燃料的各种替代品中,氢气因其储量丰富和生态友好等优势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此外,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成为去碳化倡议构建和清洁能源经济的一部分。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化学水分解有望成为一种合适的长期、低碳的氢气制造方法,能够解决各种关键的能源问题。具有更高的导电性、更多的活性位点和高内在活性的
学位
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氢气作为一种理想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电化学水分解法可产生碳中和的优质氢气,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两个半反应组成了全解水反应。目前,开发高活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是水分解的研究热点。此外,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具有经济上可行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已被广泛研究。本论文以过渡金属磷化物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
学位
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密度低、形貌丰富、电导率可调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吸波材料,但其单一的衰减机制容易造成材料阻抗不匹配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碳化钼作为典型的介电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具有一定的性能,并且易在碳材料表面外延生长制备、与碳材料复合过程易形成丰富的界面结构,这有利于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衰减。因此,我们选用碳化钼复合碳材料为研究对象,构筑合适的微观形貌结构有望获得性
学位
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和效率高的特点,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已成为有机反应中化学转化的一种有效且可持续的方法。亚胺是一类重要的中间体,在工业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光催化氧化偶联胺类生成亚胺是一种绿色技术,但在温和条件下有效转化仍然存在挑战,因此,设计与开发高效光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碳点(CDs)是由尺寸小于10纳米的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和各种表面官能团,是非常有前景的无金属光催
学位
石墨烯独特的狄拉克锥结构及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使其表现出极高载流子浓度、超高迁移率、无损弹道传输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新型材料研究及微电子元件集成。但是,零带隙和弱光吸收系数使石墨烯器件缺乏宽带吸收和高增益,所以想获得灵敏的石墨烯光响应器件,均需集成光吸收或光增益介质。锗量子点(Ge QDs)由于其量子限域效应、高吸收系数、近红外灵敏响应等特性,使得Ge量子点/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可发挥协同
学位
新能源太阳能驱动的多相光催化在解决能源和环境挑战方面受到极大的关注。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成无污染的小分子无机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只能被紫外光激发,从而影响其在太阳光以及可见光条件下的应用。并且TiO2中快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复合往往导致量子产
学位
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日趋严峻,清洁可再生的氢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利用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是一种极佳选择,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催化剂。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稳定性好,具有可见光吸收特性与合适的导价带位置,被认为是一种优异的制氢催化剂。但通过氰胺类化合物为前驱体直接热聚合的g-C3N4具有比表面积小,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电荷复合严重,催化效
学位
少孢节丛孢(Orbilia oligospora)是捕食线虫真菌中可以产生一类特有的杂合生源信号小分子化合物—少孢素类化合物(Arthrosporols),其参与调控真菌形态和土壤定殖。本实验室前期鉴定了少孢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因簇AOL_s00215g上的9个关键生物合成基因274,276-283,但在簇上邻近的非生物合成基因284-286功能尚不清楚。因此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这三个基因分别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