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世界与认识世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数学课程、数学教材、课堂教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学习状况。那么,眼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改善?等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与探讨。本论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行为、课堂新知讲授行为、课堂练习反馈行为以及课堂总结行为。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重点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找到了本论文切入点与突破口。第二部分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本研究理论基础的阐释。通过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理清了本论文的关键性问题,明确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主要包括课堂导入行为、课堂新知讲授行为、课堂练习反馈行为以及课堂总结行为。第三部分是对研究设计的介绍。具体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工具。第四部分是对观察数据结果的描述。第五部分是在第四章基础上的进一步系统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可取之处与存在的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可取之处主要体现在:导入方式多样形式新颖、导入过渡自然衔接合理、教材运用灵活处理恰当、讲授注重引导逻辑紧密、练习针对重点注重反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时间掌控不合理、内容挖掘不深入、引导探究不到位、练习形式不灵活、总结过程形式化。第六部分为论文的最后一章,本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教师的访谈,给出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在内容处理上教师要认真钻研有效开发、在引导探究上教师要不断反思优化过程、在课堂练习上教师要精心设置提高技巧、在课堂总结上教师要转变观念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