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藏传佛教寺院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及其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传佛教寺院是藏族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仅是广大藏区佛教徒的宗教信仰活动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中心,更是一所全职性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内容的渗透,影响着藏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社会价值、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史实证明,藏传佛教寺院在藏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机制功能和精神文化功能,使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确立了一定的宗教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然而,在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藏传佛教寺院面临着新的社会问题,迎来了各种严峻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阻碍了藏传佛教当前的发展和今后的生存,尤其是藏区乡村藏传佛教寺院所面临的问题极为严重和迫切。本论文以青海化隆县金源乡丹斗寺为田野调查地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调查搜集资料。在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下,以丹斗寺为乡村藏传佛教寺院的个案,从丹斗寺相关的历史概述、寺院的现状、困境的思考来描述了当前丹斗寺及其藏区乡村藏传佛教寺院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乡村藏传佛教寺院在现代社会变革中所遇到困境之解决的办法和反思。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丹斗寺的历史发展状况和文化价值。第二章介绍了丹斗寺的现状并详细地论述了当前丹斗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及其寺院与香火村落之间的宗教与社会关系。第三章分析了丹斗寺及其藏区乡村藏传佛教寺院在现代化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这些困境的思考和分析。本篇论文笔者将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丹斗寺为主线,从前弘期时期的丹斗地区的历史段为开始,一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丹斗寺的发展现状。描述了丹斗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及其价值,对藏族佛教事业的发展和藏族历史所做出的贡献。并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大趋势的条件下,寺院所面临的困境为文章所重点阐述和研究的内容,较深入细致地谈到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区信众的主要宗教信仰活动中心,藏传佛教得以长期发展并拥有庞大宗教神职人员的基本保障等条件。文章就其从各级政府部门对乡村藏传佛教寺院的扶持和资助、社会各界人士对乡村藏传佛教寺院的关注和宣传、企事业单位对乡村藏传佛教寺院的捐助和公益活动及其藏传佛教城乡寺院之间的援助等解决措施,对乡村藏传佛教寺院在当前现代化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做出简要的分析和粗浅的想法。
其他文献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迄今,中央一号文件已经15次强调邮政服
结论1 设^→OA,^→OB不共线,点P在过A,B两点的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OP=α^→OA+β^→OB,其中,α,β∈R,且α+β=1.
期刊
目的对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情况作分析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763例18岁以下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例的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学类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凝血功能(PT、APTT、INR、FIB)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肾阴虚4型,观测各证型凝
本文对政府引导基金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从政府部门到创业企业的委托代理链以及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社会投资者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共同代理关系。文章指出,短期
新疆在地缘政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未来欧亚高铁的开通,新疆将再现往日扮演的欧亚交通的桥梁的作用,乌鲁木齐将成为新的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采取
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居湘江中游,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全县有2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13.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达74.73万人。全县现有耕地面积98.7万亩(1亩=667m~2,下
纵观千年的仕女画发展史,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绘画功能的流变,以及题材内容、风格样式、形式技巧、美学趣味等艺术要素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历史变迁。仕女画从早期的发生、发展,到
从1986年“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的“一五”普法开始,此后以五年为一个单位,中国的普法教育经历了二十六年的风雨历程,直走到了今天,法治精神在这片缺少法治传统的土地上播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家庭暴力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家庭的范围而进入公共视野。家庭暴力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与关注的社会现象。虽然各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