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针穿刺软组织的力学建模及变形测量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手术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穿刺针与软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对穿刺力模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穿刺针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穿刺力机理研究有助于提高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手术的准确性。柔性针与软组织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对穿刺针设计的改善、经皮穿刺手术进针策略的优化以及手术模拟系统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准确表达软组织与穿刺针之间的交互机理,并解决穿刺力模型的泛化问题,本文将穿刺力分为:硬度力、摩擦力以及切割力。基于弹性接触力学理论,提出了硬度力的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Winkler地基梁模型对摩擦力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整个穿刺过程中,切割力被视为与穿刺介质相关的特定常数。基于接触力与改进Winkler地基梁模型,利用软组织与穿刺针的实测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和几何参数(如:针的外径、针尖斜角等)建立穿刺力的完整力学模型。通过穿刺实验对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完整力学模型很好的吻合实验数据。柔性针与软组织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且相互影响因素数量庞杂,本文根据它们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穿刺针几何形状、软组织类型、穿刺方法。针对上述的影响因素,设计一系列实验去探讨它们对穿刺力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规律。除此之外,通过穿刺过程的微观观察,从微观角度阐述穿刺针与软组织相互作用机理。偏角柔性针在穿刺过程中由于作用在针尖处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进而产生穿刺误差。为实现精确穿刺,测量并计算出柔性针的变形幅值是具有必要性的。本文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进行图像标定与三维重建,并测量针在穿刺过程中的变形。然后基于针与组织相互作用力分析,将穿刺针假设为悬臂梁进行变形量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对不同针尖类型、不同直径的穿刺针变形进行了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半轴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半轴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零件之一,主要是把来自减速器的扭矩传递至驱动轮,从而驱动汽车前进行驶;在半轴的生产工
飞机装配工作占飞机制造劳动总量的50%~60%,飞机装配线投入巨大,因此在飞机装配生产线投入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以达到优化生产线和提升效率的目的。飞机装配相对于其他产品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是目前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特别是在要求比较高的航空工业上,许多故障都与滚动轴承的状态有关。因此,研究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技术具有十分重要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高速列车的运营能力越来越强,速度也越来越快,于是有很多在低速度时被忽略的问题随着运营速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尖锐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其中高速列车的空气
太阳轮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重要的零件,由于其结构复杂,加工要求高,目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生产,即使运用冷挤压成形工艺加工太阳轮也是先成形外齿,然后再通过
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 System, SBW)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执行机构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传感器采集反映汽车运动状态的信号以及驾驶员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