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影像指导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wp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FDG PET/CT指导食管癌靶区研究(一)、FDG PET/CT检测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诊断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临床价值,并和其他检测方法比较。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32例,术前分别行食管镜、食管X线钡餐、CT和FDG PET/CT检查并检测食管癌原发灶病变位置和长度,1周内行食管癌手术,手术大体标本与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根据手术记录和大体标本,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9例,食管X线钡餐、CT、FDG PET/CT分段与大体标本全部符合,而食管镜检查有2例分段与大体标本不符合。食管镜、食管X线钡餐、CT、PET/CT所示食管癌病变长度与大体标本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41、0.746、0.870、0.876(P值均为0.000);所示食管癌原发灶的平均长度分别是3.797±1.447cm、4.140±1.460cm、4.375±1.596cm、5.328±1.856cm和4.734±1.746cm,四种检查结果都与大体标本的病变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是0.000、0.007、0.025、0.001),病变的平均长度从小到大依次为食管镜、食管X线钡餐、CT、大体标本、PET/CT。但考虑到标本离体后有一定程度的回缩,实际病变长度与PET/CT最接近。结论:PET/CT较准确的显示食管癌病变实际长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手术病例,PET/CT可用于指导术者选择食管癌切除的剖胸径路及食管切除长度;对于放疗病例,PET/CT有助于指导放疗靶区的精确确定。(二)、FDG 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目的:比较FDG PET/CT和PE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排除有抗癌治疗史、糖尿病、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行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PET/CT与PE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35例患者(男29例,女6例)入组,中位年龄57岁(40~72岁),其中胸上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22例,胸下段10例。全部患者均经食管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2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取淋巴结313组,其中65组为转移淋巴结。PET确定真阳性转移淋巴结53组、真阴性淋巴结217组;PET/CT确定真阳性淋巴结61组、真阴性淋巴结229组。PET假阴性淋巴结12组,其中8组被PET/CT校正,包括1个颈深淋巴结、4个食管旁淋巴结、1组胃左动脉干淋巴结,1组左贲门旁淋巴结,1组胃小弯淋巴结;PET假阳性淋巴结共31组,PET/CT校正了其中12组,包括3组由食管癌原发灶不均匀摄取引起,2组由于颈部组织生理性摄取,7组由胃肠道生理性摄取或良性病变引起。PE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1.54%、87.50%和86.26%;PET/CT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3.85%、91.24%和92.65%。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PET(P<0.05)。结论:FDG PET/CT和PET相比,对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关键词:食管肿瘤/病理学;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图像融合,诊断显像二、图像引导放疗体模研究(一)、加速器机载KV X线锥形束CT图像质量评价目的:评价Varian 23EX加速器附加KV X线锥形束CT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安装在直线加速器上的KV X线锥形束CT系统,重复扫描Catphan 504体模,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价获取图像的质量;并用电离室测量扫描体模时等中心点的辐射剂量;并扫描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图像均一性较好,大部分测量点的CT值偏差在±3HU以内,图像边缘均一性略差,最大偏差值16HU;空间分辨率达0.63mm;体模锥形束CT图像的CT值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测值与标称值的最大差值为22HU;空间线性距离的标称值和实测值的最大差别为0.4%,几何精度较高;低对比度分辨率为1.0%对比度4mm,0.5%对比度5mm;扫描体模时等中心焦点的辐射剂量为2.97±0.19cGy。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锥形束CT图像结果显示,鼻咽部肿瘤和脑膜瘤显示清晰,颅内高分化胶质瘤显示清晰度欠佳。结论:Varian 23EX加速器附加KV X线锥形束CT图像均匀性好,有较准确而稳定的CT值,几何精度高,辐射剂量低,但低对比度分辨率欠佳。锥形束CT可以实现肿瘤和软组织成像,是图像引导放疗的有效工具。(二)、锥形束CT半束扫描模式图像质量评价目的:安装在加速器上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是用于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新技术,其半束扫描模式用于体部扫描,但其技术参数和成像质量都有待于临床验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CBCT半束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安装在直线加速器上的CBCT,重复扫描体模6次,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价获取图像的质量;并用电离室测量等中心点的辐射剂量;并扫描5例体部肿瘤患者,临床评价。结果:半束模式CBCT图像均匀性较好,均匀性模块测得CT值均值为-13.8Hu,标准差(噪声)为2.56Hu,最大差值为18Hu;空间分辨率达0.71mm;靶物质的CT值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测值与标称值的最大差值为20Hu;几何学精度较高,空间线性距离的标称值和实测值的最大差别为0.6%;低对比度分辨率为1.0%对比度7mm,0.5%对比度9mm;等中心焦点的辐射剂量为2.56±0.27cGy。5例体部肿瘤的CBCT图像显示,对比度较高区域,如肺部肿瘤显示清晰;对比度较低区域,如纵隔转移淋巴结显示清晰度欠佳。结论:半束模式CBCT图像均匀性好,有较准确而稳定的CT值,几何精度高,辐射剂量低,但低对比度分辨率欠佳。半束模式CBCT可以实现体部肿瘤和软组织成像,是胸腹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有效工具。(三)、KV X线锥形束CT呼吸运动目标成像的体模研究目的研究呼吸运动对KV X线CBCT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运动体模系统模拟呼吸运动,研究呼吸运动对CBCT成像结果的影响。结果(1)静止状态下体模CBCT图像清晰,无变形,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的大小与体模实际大小相符合。(2)横轴和纵轴方向的呼吸运动对体模CBCT成像都有明显的影响。和静止体模CBCT图像相比,横轴和纵轴方向的体模运动都使CBCT图像清晰度下降、变形、体积增大,运动幅度越大,影响越明显。呼吸频率对体模CBCT的图像大小的影响不明显。在设定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频率范围内,运动体模CBCT图像在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的大小都与设定的体模实际运动范围(模体直径加运动幅度)相符合。结论:体模研究结果提示呼吸运动对CBCT成像影响明显,成像结果反应规律性呼吸运动模体的实际运动范围。
其他文献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尤其肺腺癌转移发生早,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研究发现低氧与肺癌的生存、转移、不良预后明显相关。肿瘤为适应低氧发生一系列生物学
针对燃煤电站比较了钙基湿法或半干法尾部烟气脱硫工艺方案的耗水量.结论为:水大量消耗于脱硫后烟气携带水蒸汽,随着排烟温度的升高耗水量显著增大;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与带废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STAT3基因siRNA重组质粒,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特异性阻断STAT3基因的表达,联合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观察放射合并RNA干扰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
定向井实用三维设计-方位比较法,给出了造斜工具每钻进10m进行一次装置角补偿值定 量设计与计算方法,设计曲线与实钻轨迹相符合,解决了平面和地三维理论设计与实际施工工艺不一致的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了3a(年)深坑加盖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根系明显下移,新梢加长,树体转壮,667m^2(亩)产量提高了201kg,果皮光亮度提高,果品价格增加了0.1元/kg,667m^2(亩)效益增加了852.1元。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和新技术的应用,成熟盆地的勘探再现生机,加拿大的一些成熟盆地勘探又有了新发现.全球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许多学者对稠油、油砂和油页岩资
<正>圆通寺位于昆明城内圆通街,是云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夹在几
我院自2007年8月~2008年12月使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商品名凯时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024,生产批号2088PU)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红富士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预防果实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是,套袋红富士苹果的黑点病发生比较严重。2003年行唐安太庄果园红富士黑点病轻者病果率15%~10%,重
Caveolin-1是caveolae(细胞质膜微囊)的功能蛋白,它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细胞的内吞以及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等功能相关。目前,caveolin-1和肿瘤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