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建模与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s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海深水下机器人(Full-ocean-depth Underwater Vehicle)是可以在海洋中所有深度下进行工作,不受海水深度限制为目的开发的水下机器人,其主要目的是在深海特别是在超过10000m水深的深海进行科学考察作业。因为相关设备制造难度大,人类对这一区域的研究较少,但该区域海洋环境特殊,在人类有限的探索活动中展现了奇特的地质和生物活动现象,驱使着人类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并增进人类对地球和生活环境的认识。  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具备作业能力强、可搭载传感器类型丰富、无人搭载等特点。但相对于潜标、着陆器等其他全海深无人装备来说,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对动力学模型和运动控制的依赖要更为明显。与常规水下机器人的建模和控制不同,大于10000m的水深人类涉足很少,对机器人设计较为重要的物理海洋信息极为匮乏。使得水下机器人在设计中使用的工程技术与常规水下机器人有很大不同,也为建模和控制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相关项目的相关课题开展研究,对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建模和控制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以“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ARV)为实验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全海深水下机器人运动仿真及实验平台。介绍了实验平台的硬件条件。通过对全附体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解决了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缺乏设计母型和特殊外形下仿真精度低的问题。仿真并讨论了超高压(>100MPa)下海水密度变化对下潜阻力产生的影响。由于海沟环境及机器人自身外形的影响,需要具备强机动能力并经常切换运动方向,通过使用四元数方式进行运动学描述解决了常规方法中存在的万向节死锁问题。  (2)基于零进速推力特性的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实时浮力测量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的实时浮力测量方法,主要解决大水深环境下密度变化、材料力学参数不确定等因素造成浮力计算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基于推进器和加速度计进行浮力测量。为了减少相关动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执行一个精心设计的动作,使用“海斗”ARV在近10900m深的海底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得到的剩余浮力结果与参考值的平均误差为0.3N。  (3)基于柔性结构的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外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本研究还通过设计特殊的柔性结构实现了在超过一万米的海底测量水下机器人受到的实时合外力,通过对多个传感器信息的融合,可以获得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高精度动态受力信息。基于该受力数据实现了垂向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获得的参数的准确性。  (4)基于岭回归的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动力学灰箱建模方法。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大多采用特殊的外形,有些会在运动时自发地周期摇摆。常规方法得到的模型往往是渐进稳定的,无法对水下机器人自发的摇摆状态进行仿真。本研究通过改进岭回归优化算法,可以在粘性力灰箱模型中优化出最优的粘性力系数组合方式,并针对庞大参数矩阵造成的过拟合和收敛性差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使用该方法得到了“海斗”ARV无动力下潜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海上试验中无动力下潜的数据吻合度较高,并在海上试验中较好的预测了水下机器人在摇摆状态下的下潜速度。  (5)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矢量欠驱动控制及L1自适应运动控制。本研究针对“海斗”ARV特殊的推进器布置和矢量控制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矢量控制的欠驱动运动控制策略,使其上层控制器可以在常规运动控制通道(航行、升沉、偏航)上进行控制,并对定深控制效果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1自适应控制器的摇摆抑制控制器,可以大幅减轻下潜过程中的摇摆幅度并提升下潜速度。使用该方法下潜到11000m深度预计可以比常规无动力下潜方式节省能源约38%。该仿真结果也同时验证了本文其他研究内容中方法和结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协作型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人共享环境并协同作业是协作型机器人的基本需求。这种与人共融的需求,导
机械运动行为结构时序优化即传统工艺动作时序关系优化过程,因而是机械产品优化设计的重要方法。由于缺乏合适的建模及计算机表达方法,目前在该层次进行计算机辅助时序优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论文结合具有典型机械运动特征的粽子自动扎线技术,研究其工艺动作时序关系及自动化扎线原始行为结构生成方法,以及基于搭接网络的行为结构表达算法,并基于行为原始分组规则、行为时序配合关系约束来对行为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内容主要
目的:探讨丁酸钠在活体新生SD大鼠肠屏障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建立丁酸钠对活体肠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出生后9 d龄的新生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其中4组使用丁酸
该文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性的研究工作.1.对传动系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为确定合理的换档控制策略奠定基础.2.从系统性能的角度对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联合尿道黏膜麻醉在肾结石手术经尿道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肾结石患者,用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铁路、建筑等领域的工程机械,对加快工程建设的速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降低工程的成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装载机的前车架是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9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
基于用户反馈的平地机操纵台无法锁止及位置调节困难的问题,对操作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故障件拆解、故障重现等方法查找故障原因.分析发现,操纵台锁止机构存在:
该文着重论述了一种三自由度(3DOF)平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及控制算法等几部分.在论文的正文,首先对3DOF平面机器人控制系统主从式硬件控制体系结构、软件结构
[目的]探讨就诊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心